注意,本站与blog.iooii.com【前身系aishana.org|rain-story.com】均已完成使命,现处于停更状态。站点仅供查找历史资料之用,不再更新内容。
经历12年的Pentium将在06-07终结
[
2005/12/02 22:34 | by 雨炫 ]

自Intel透露将采用新的Intel Core商标后,经历了12年风雨的Pentium商标将会在2006-2007间打上句号。
Intel从P5时代开始为了与其他CPU生产厂商区分开,已经不使用586命名他们的P5 CPU,而是给了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Pentium”。而这一名字也一直延用到现在。
据悉,Intel明年第三季度将推出65纳米“Merom”和“Conroe”双内核处理器。尽管这两款处理器是针对移动和台式机市场而分别设计,但却基于同一架构体系,即PentiumM和Pentium4 NetBurst的结合体。此外,Intel还可能推出单内核的“Merom”和“Conroe”处理器,因此也有可能催生出“IntelCoreSolo”和“IntelCoreDuo”品牌。
此次Intel推出Core品牌,是为了迎合双核和多核时代的来临。比如Intel下一代笔记本处理器Yonah将不再沿用“Pentium-M”商标,其中单内核版本被命名为“Core Solo”,双内核版本被命名为“Core Duo”。
此外,Intel下一代无线平台Napa也依据所支持处理器类型(单内核或双内核)的不同分别被命名为“Centrino”和“Centrino Duo”。
为了配合双核处理器的推广,Intel也需要新的产品商标来吸引用户。今后Intel会在移动处理器上放弃Pentium商标,但会一定时期内保留Pentium商标在台式机CPU上的使用,至少在2006年上半年之前还会存在。
从产品编号上,Intel将放弃已经过时的频率命名法,为了标识节能、环保的概念,可能改用能耗命名,并加字母标志区分。
Intel从P5时代开始为了与其他CPU生产厂商区分开,已经不使用586命名他们的P5 CPU,而是给了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Pentium”。而这一名字也一直延用到现在。
据悉,Intel明年第三季度将推出65纳米“Merom”和“Conroe”双内核处理器。尽管这两款处理器是针对移动和台式机市场而分别设计,但却基于同一架构体系,即PentiumM和Pentium4 NetBurst的结合体。此外,Intel还可能推出单内核的“Merom”和“Conroe”处理器,因此也有可能催生出“IntelCoreSolo”和“IntelCoreDuo”品牌。
此次Intel推出Core品牌,是为了迎合双核和多核时代的来临。比如Intel下一代笔记本处理器Yonah将不再沿用“Pentium-M”商标,其中单内核版本被命名为“Core Solo”,双内核版本被命名为“Core Duo”。
此外,Intel下一代无线平台Napa也依据所支持处理器类型(单内核或双内核)的不同分别被命名为“Centrino”和“Centrino Duo”。
为了配合双核处理器的推广,Intel也需要新的产品商标来吸引用户。今后Intel会在移动处理器上放弃Pentium商标,但会一定时期内保留Pentium商标在台式机CPU上的使用,至少在2006年上半年之前还会存在。
从产品编号上,Intel将放弃已经过时的频率命名法,为了标识节能、环保的概念,可能改用能耗命名,并加字母标志区分。
周五去电脑城活动了一下~
[
2005/09/24 21:05 | by 雨炫 ]

昨日和弟弟一起去了一次电脑城,配了一台机器。配置如下:
Intel Pentium4 630 3G(盒装)
华硕P5GL-MX
金士顿512MDDR400(赞禾)
迈拓金钻9_120G_SATA _8M(建达蓝德)
三星788DF
华硕16X DVD-ROM
罗技光电套装
金和田机箱(240RMB左右的)
航嘉冷钻1.3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
由于资金预算问题和我弟弟不是很懂硬件所以大部分都选择了盒装或正品行货带保的产品。另外由于预算不够添置一块游戏用显卡,所以先配置了一块集成GMA900显卡的主板和DDR的内存。DDRII因为低频率性能提升不明显而高频率价格过高,于是还是考虑了DDR内存;另外由于华硕的这块主板有一条标准的PCIE总线显卡的接口,所以并不会对今后的升级有什么影响。(等他自己筹个1000以上以后再买显卡)另外,电源我感觉自己挑选的不好,不过在预算内能找到一款质量不错能效转换高的电源已经很好了。况且在众多评测中,冷钻在低端电源的群雄中能够表现出不错的性能,况且原先预计的全汉绿宝也因为资金问题……;音箱部分选择了漫步者的2.0入门级系统,其实本来想选R1600TC数码版的,可惜最后资金问题=。=显示器则由三星788DF担任,毕竟这款显示器的各项数据以及外观都不错,原先预计的795MB_P也应为预算泡汤;其他部件如机箱,光驱,键盘鼠标都是大家常见的,就不谈了~
这几天蛮累的处理了好多事情~休息一下了应该=。=总之这套配置在5000元内拿下,如果有谁拿我这套配置去装如果超出5000就别装了,因为这台5000的价格,JS都能赚300+的。
我自己添置了一个全汉绿宝400W电源,硬盘还在考虑中~。~
Intel Pentium4 630 3G(盒装)
华硕P5GL-MX
金士顿512MDDR400(赞禾)
迈拓金钻9_120G_SATA _8M(建达蓝德)
三星788DF
华硕16X DVD-ROM
罗技光电套装
金和田机箱(240RMB左右的)
航嘉冷钻1.3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
由于资金预算问题和我弟弟不是很懂硬件所以大部分都选择了盒装或正品行货带保的产品。另外由于预算不够添置一块游戏用显卡,所以先配置了一块集成GMA900显卡的主板和DDR的内存。DDRII因为低频率性能提升不明显而高频率价格过高,于是还是考虑了DDR内存;另外由于华硕的这块主板有一条标准的PCIE总线显卡的接口,所以并不会对今后的升级有什么影响。(等他自己筹个1000以上以后再买显卡)另外,电源我感觉自己挑选的不好,不过在预算内能找到一款质量不错能效转换高的电源已经很好了。况且在众多评测中,冷钻在低端电源的群雄中能够表现出不错的性能,况且原先预计的全汉绿宝也因为资金问题……;音箱部分选择了漫步者的2.0入门级系统,其实本来想选R1600TC数码版的,可惜最后资金问题=。=显示器则由三星788DF担任,毕竟这款显示器的各项数据以及外观都不错,原先预计的795MB_P也应为预算泡汤;其他部件如机箱,光驱,键盘鼠标都是大家常见的,就不谈了~
这几天蛮累的处理了好多事情~休息一下了应该=。=总之这套配置在5000元内拿下,如果有谁拿我这套配置去装如果超出5000就别装了,因为这台5000的价格,JS都能赚300+的。
我自己添置了一个全汉绿宝400W电源,硬盘还在考虑中~。~
[醒目]购买硬盘的品牌选择和价格因素
[
2005/09/20 22:42 | by 雨炫 ]

本人最近打算购买一款容量200GB的IDE接口硬盘,要求8M缓存7200转。噪音小热量小。经的起用。游遍网上各大技术论坛,以及评测等等。已经不知所措。
再此召唤自行购买硬盘的朋友(IDE产品),你们分别选择了什么品牌?使用后有什么感想呢?给小雨购买前打个路灯吧~
小雨意象是迈拓金钻十或者日立7k250。而后才考虑希捷,三星,WD等。
贴内图片为9月26日综合硬盘报价
再此召唤自行购买硬盘的朋友(IDE产品),你们分别选择了什么品牌?使用后有什么感想呢?给小雨购买前打个路灯吧~
小雨意象是迈拓金钻十或者日立7k250。而后才考虑希捷,三星,WD等。
贴内图片为9月26日综合硬盘报价
关于电源的问题~。~
[
2005/04/01 22:04 | by 雨炫 ]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装了宽带以后总觉得硬盘不够,于是在去年增加过120G硬盘后,今年又有了新计划。= =
虽然仍旧是烧钱,不过决定要烧就烧大点的,干脆来个300G的算了,不过怕自己的电源吃不消~
拆开机箱后只能看见电源铭牌的一角,上面标着“DC OUTPUT 200”。不知道是否代表着200W??
为了防止白买,特地借了一个40G的IBM硬盘(收购后版本=。=)现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正挂接在“SCSI/RAID 控制器 Silicon Image SiI 0680 Ultra-133 Medley ATA Raid Controller”上面,说实话为了准备多硬盘,还特地去买的这块控制卡。花了200大洋………………
挂接后第一印象后就是开机电源风扇声音明显增大,不知是否是因为机箱侧面板开着的关系。
控制卡自动识别新硬盘后引导进入系统,本以为要重启一次(挂接新硬盘到IDE控制器XP会要求重启一次。)
后来才发现原来使用控制卡,这一步Windows已经不干涉了= =
下午运行了一小时系统一般程序,如QQ,IE,Fireworks和一些3D游戏后并未发生任何不稳定的现象。
DELL的电源果然强悍=。=查询资料后得知DELL 电源OEM的单子全部交给HIPRO高效电子位于东莞市寮步镇的工厂,不过奇怪的是该工厂只接OEM IBM、DELL、HP及SONY的产品上的电源,并不涉足国内零售市场,不知为何…………(如果涉足我估计买个300W的能当600W用= =)
运行光驱复制文件发现先期速度很快,5秒后光驱自动降速(听声音),估计可能电力不稳,于是赶紧查看IDE设备,因为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有设备,如硬盘会突然消失找不到。等电压稳定才会回来。这对硬盘的寿命来说可是很大的威胁!
不过幸好电源强劲,IDE设备都没有问题。在复制600M光盘文件到挂接的40G硬盘时,尝试从原配40G复制文件到120G。以检测硬盘是否因为供电不足而消失,结果还是很满意的,两个硬盘对传文件因为使用了控制卡的关系速度很稳定。
最后我甚至怀疑DELL电源标称“DC OUTPUT 200”其实超过这个额定功率………………
不过,300G硬盘的耗电要求可能比40G要苛刻的多,也许本人的电源带的动40G+40G+120G+16X DVD-ROM+48XCD-RW、P4+集成显卡加小猫一个加控制卡一块+………………
如果上了300G带不动我就要吐血了………………
好了,不罗嗦了。对于不想换电源的我来说……老实点吧~
有懂电源的朋友,知道情况请务必指点我一下哦~
附图,第一个HIPRO的是OEM给DELL的电源,不过不知道哪个机型才是,虽然称不上强悍,但是绝对稳定!
虽然仍旧是烧钱,不过决定要烧就烧大点的,干脆来个300G的算了,不过怕自己的电源吃不消~
拆开机箱后只能看见电源铭牌的一角,上面标着“DC OUTPUT 200”。不知道是否代表着200W??
为了防止白买,特地借了一个40G的IBM硬盘(收购后版本=。=)现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正挂接在“SCSI/RAID 控制器 Silicon Image SiI 0680 Ultra-133 Medley ATA Raid Controller”上面,说实话为了准备多硬盘,还特地去买的这块控制卡。花了200大洋………………
挂接后第一印象后就是开机电源风扇声音明显增大,不知是否是因为机箱侧面板开着的关系。
控制卡自动识别新硬盘后引导进入系统,本以为要重启一次(挂接新硬盘到IDE控制器XP会要求重启一次。)
后来才发现原来使用控制卡,这一步Windows已经不干涉了= =
下午运行了一小时系统一般程序,如QQ,IE,Fireworks和一些3D游戏后并未发生任何不稳定的现象。
DELL的电源果然强悍=。=查询资料后得知DELL 电源OEM的单子全部交给HIPRO高效电子位于东莞市寮步镇的工厂,不过奇怪的是该工厂只接OEM IBM、DELL、HP及SONY的产品上的电源,并不涉足国内零售市场,不知为何…………(如果涉足我估计买个300W的能当600W用= =)
运行光驱复制文件发现先期速度很快,5秒后光驱自动降速(听声音),估计可能电力不稳,于是赶紧查看IDE设备,因为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有设备,如硬盘会突然消失找不到。等电压稳定才会回来。这对硬盘的寿命来说可是很大的威胁!
不过幸好电源强劲,IDE设备都没有问题。在复制600M光盘文件到挂接的40G硬盘时,尝试从原配40G复制文件到120G。以检测硬盘是否因为供电不足而消失,结果还是很满意的,两个硬盘对传文件因为使用了控制卡的关系速度很稳定。
最后我甚至怀疑DELL电源标称“DC OUTPUT 200”其实超过这个额定功率………………
不过,300G硬盘的耗电要求可能比40G要苛刻的多,也许本人的电源带的动40G+40G+120G+16X DVD-ROM+48XCD-RW、P4+集成显卡加小猫一个加控制卡一块+………………
如果上了300G带不动我就要吐血了………………
好了,不罗嗦了。对于不想换电源的我来说……老实点吧~
有懂电源的朋友,知道情况请务必指点我一下哦~
附图,第一个HIPRO的是OEM给DELL的电源,不过不知道哪个机型才是,虽然称不上强悍,但是绝对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