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antec.Antivirus.Client.v10.0.1.1000简体中文版
[
2005/09/01 21:28 | by 雨炫 ]

看名字我就不多解释了,BT上下到的。由于版权问题,只提供一次下载。需要的朋友们动作要快了~
这个rar文件只包含客户端不包括服务端~
CM电信节点下载:8538527035513835;截止日期:2005-09-04 20:57
BT下载地址:http://share.greedland.net/detail.php?btId=222553
CM的部分是我重新打包rar的,扫过毒,没什么问题。BT下的话记得自己扫一下~
这个rar文件只包含客户端不包括服务端~
CM电信节点下载:8538527035513835;截止日期:2005-09-04 20:57
BT下载地址:http://share.greedland.net/detail.php?btId=222553
CM的部分是我重新打包rar的,扫过毒,没什么问题。BT下的话记得自己扫一下~

马上9月1日起就要开始新一学期的生活了,Blog站的更新也将没有暑假中如此的频繁,一般在周五-周日会更新一下吧。其实主要看我有没有空,实在太忙的话也只有减少更新频率了。
现在还没有决定新学期是否也住宿学校,如果住的话我恐怕受不了与温州那一带的人同住一室。我们学校上学期男生宿舍区有两个温州来的简直就是太强了。以我们上海人的眼光来看,一个月都不洗澡真的很强。根据他们寝室的某淫反应,那两个家伙起来从来不刷牙,脸就是冲一下水。打完篮球也不洗澡,几件衣服轮流换都不洗……
如果这学期我在寝室名单上看到那两个,我绝对死也不住宿~走读就走读,一个半小时公交车程,大不了第一节课睡觉~
PS1暑假花一周做的一张CS地图也基本完成了,并且更新了下载连接,是最后一个版本了,对于CT可能比较有利一点的说。大家有空可以测试一下~
PS2另外Navel的新游戏Tick!Tack!就要发表了!
真的是很期待。包括Shuffle内曾经出场的麻宫、绿叶等都有出场。
由于Shuffle!ON 2在PS2上发表,所以PC上便只能期待这一作了~


现在还没有决定新学期是否也住宿学校,如果住的话我恐怕受不了与温州那一带的人同住一室。我们学校上学期男生宿舍区有两个温州来的简直就是太强了。以我们上海人的眼光来看,一个月都不洗澡真的很强。根据他们寝室的某淫反应,那两个家伙起来从来不刷牙,脸就是冲一下水。打完篮球也不洗澡,几件衣服轮流换都不洗……
如果这学期我在寝室名单上看到那两个,我绝对死也不住宿~走读就走读,一个半小时公交车程,大不了第一节课睡觉~
PS1暑假花一周做的一张CS地图也基本完成了,并且更新了下载连接,是最后一个版本了,对于CT可能比较有利一点的说。大家有空可以测试一下~
PS2另外Navel的新游戏Tick!Tack!就要发表了!
真的是很期待。包括Shuffle内曾经出场的麻宫、绿叶等都有出场。
由于Shuffle!ON 2在PS2上发表,所以PC上便只能期待这一作了~



[知识库]实用的10条WinXP命令
[
2005/08/28 19:39 | by 雨炫 ]

一、Assoc
Assoc命令用于显示或修改文件名扩展关联。如果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使用,则 assoc 命令将显示所有当前文件名扩展关联的列表。
语法
assoc [.ext[=[filetype]]]
参数
.ext
指定文件名扩展。
filetype
指定要与指定的文件名扩展相关联的文件类型。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如果在等号后使用空格,则将删除某个文件名扩展的文件类型关联。
使用 ftype 命令可查看已定义了打开命令字符串的当前文件类型。
使用 重定向操作符可重定向 assoc 输出到文本文件。
范例
要查看文件名扩展 .txt 的当前文件类型关联,可键入:
assoc .txt
要删除文件名扩展 .txt 的文件类型关联,可键入:
assoc .txt=
要一次查看当前文件类型关联的一个画面,可键入:
assoc more
要将 assoc 输出发送到 Assoc.cfg 文件,可键入:
assocassoc.cfg
二、ATTRIB
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
ATTRIB [+R | -R] [+A | -A ] [+S | -S] [+H | -H] [[drive:] [path] filename] [/S [/D]]
+ 设置属性。
- 清除属性。
R 只读文件属性。
A 存档文件属性。
S 系统文件属性。
H 隐藏文件属性。
[drive:][path][filename]
指定要处理的文件属性。
/S 处理当前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的匹配文件。
/D 也处理文件夹。
三、Convert
Convert将 FAT 和 FAT32 卷转换为 NTFS。
语法
convert [volume] /fs:ntfs [/v] [/cvtarea:FileName] [/nosecurity] [/x]
参数
volume
指定驱动器号(其后要紧跟冒号)、装入点或要转换为 NIFS 的卷名。
/fs:ntfs
必需将卷转换为 NTFS。
/v
指定详细模式,即在转换期间将显示所有的消息。
/cvtarea:FileName
仅适用于高级用户。指定将主控文件表 (MFT) 以及其他 NTFS 元数据文件写入相邻的现存占位符文件中。该文件必须位于要转换的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下。如果使用 /CVTAREA 参数,可以使转换后的文件系统具有较少的碎片。为了得到最佳结果,该文件的大小最好为 1 KB 与文件系统中文件和目录数量的乘积,但是,该转换工具也接受任意大小的文件。
有关使用 /cvtarea 参数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Microsoft Windows XP 资源工具包网站中的“文件系统”。(http://www.microsoft.com/)
要点
在运行 convert 之前,首先必须使用 fsutil file createnew 命令创建占位符文件。Convert 并不创建此文件。Convert 使用 NTFS 元数据覆盖此文件。完成转换后,会释放此文件中所有未被使用的空间。有关 fsutil file 命令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主题”。
/nosecurity
对于转换后的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设置,将其指定为每个人都可访问。
/x
如果需要,使用该参数可在转换之前将该卷卸载。对该卷任何打开的句柄不再有效。
注释
必须指定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应该转换的驱动器。否则,将无法转换当前驱动器。
如果 convert 无法锁定驱动器(系统卷、当前驱动器等),它会主动在下次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转换该驱动器。
在从早期版本的 NIFS 转换得到的卷上,MFT 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卷的性能可能不如从 Windows NT 转换得到的卷优异。
与最初就使用 NIFS 进行格式化的卷相比,从 FAT 转换为 NTFS 的卷会缺少部分性能。在转换后的卷上,MFT 可能会变得破碎。另外,转换后的启动卷上的 NTFS 权限不再适用。
范例
要将驱动器 E 上的卷转换为 NTFS 并且显示所有消息,请键入:
convert e:/fs:ntfs /v
四、FC
Fc比较两个文件并显示它们之间的差异。
语法
fc [/a] [/b] [/c] [/l] [/lbn] [/n] [/t] [/u] [/w] [/nnnn] [drive1:][path1]filename1 [drive2:][path2]filename2
参数
/a
压缩 ASCII 比较的输出结果。fc 只显示每组差异中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而不是显示所有不同的行。
/b
以二进制模式比较文件。fc 逐字节比较两个文件,并且在找到不匹配后将不尝试重新同步文件。这是包含如下文件扩展名的比较文件的默认模式:.exe, .com, .sys, .obj, .lib,或 .bin.
/c
忽略字母大小写。
/l
以 ASCII 码模式比较文件。Fc 逐行比较两个文件,并且在找到不匹配时将尝试使重新同步。这是比较文件的默认模式,除了具有如下文件扩展名的文件之外:.exe, .com, .sys, .obj, .lib,或 .bin.
/lbn
为内部行缓冲区设置行的 n 数量。默认的行缓冲区长度为 100 行。如果比较的文件包含超过此数目的相邻不同行,fc 将取消比较。
/n
显示 ASCII 比较过程中的行号。
/t
防止 fc 将制表符转换为空格。默认的操作是将制表符当作空格处理,在每八个字符位置停顿一下。
/u
将文件作为 Unicode 文本文件进行比较。
/w
比较过程中压缩空白空间(制表位和空格)。如果行包含许多连续的空格和制表符,/w 将把这些字符作为一个空格处理。在与 /w 命令行选项一起使用时,fc 忽略(并且不比较)行首和行尾处的空格。
/nnnn
指定在 fc 考虑要重新同步的文件之前必须匹配的连续行数。如果文件中匹配的行数少于 nnnn,fc 将匹配行显示为不同。默认值为 2。
[drive1:][path1]filename1
指定要比较的第一个文件的位置和名称。Filename1 为必需。
[drvie2:][path2]filename2
指定要比较的第二个文件的位置和名称。Filename2 为必需。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报告 ASCII 比较的文件之间的差异
用 fc 进行 ASCII 比较时,fc 按如下顺序显示两个文件之间的差异:
第一个文件的名称
文件之间存在差异的 filename1 的行。
两个文件中匹配的第一个行。
第二个文件的名称
filename2 的不同的行
匹配的第一个行
使用 /b 进行二进制比较
/b 显示二进制比较期间找到的不匹配项,如下所示:
xxxxxxxx:yy zz
xxxxxxxx 的值为每对字节指定相对的十六进制地址,从文件的开头度量。地址起始于 00000000。十六进制值 yy 和 zz 分别代表了 filename1 和 filename2 中不匹配的字节。
使用通配符
可以在 filename1 和 filename2 中使用通配符(* 和 ?)。如果在 filename1 中使用通配符,fc 将比较所有指定的文件和由 FileName 指定的文件。如果在 filename2 中使用通配符,fc 将从 filename1 中使用相应的值。
使用内存
在比较 ASCII 文件时,fc 使用内部缓冲区(足够容纳 100 行)作为存储区。如果文件比缓冲区大,fc 将比较可以载入缓冲区的内容。如果 fc 在文件已加载的部分没有找到匹配,则停止并显示下列消息:
Resynch failed.Files are too different.
在比较大于可用内存的二进制文件时,fc 完整比较两个文件,使用磁盘的下一部分覆盖内存中的部分。输出和完全装入内存的文件内容相同。
范例
要对两个名为 Monthly.rpt 和 Sales.rpt 的文本文件进行 ASCII 比较并以缩略格式显示结果,请键入:
fc /a monthly.rpt sales.rpt
要对两个批处理文件 Profits.bat 和 Earnings.bat 进行二进制比较,请键入:
fc /b profits.bat earnings.bat
出现类似于如下内容的结果:
00000002: 72 43
00000004: 653A
0000000E: 56 92
00000012: 6D 5C
00000013: 0D 7C
00000014: 0D 0A
00000015: 0A 0D
0000001E:437A
0000001F:09 0A
00000022: 72 44
...
...
...
000005E0: 00 61
000005E1: 00 73
000005E2: 00 73
000005E3: 00 69
000005E4: 00 67
000005E5:00 6E
000005E6:00 6D
000005E7: 00 65
000005E8:00 6E
FC:Earnings.bat longer than Profits.bat
如果 Profits.bat 和 Earnings.bat 文件相同,fc 将显示下列消息:
FC:no differences encountered
要将当前目录中的每个 .bat 文件与文件 New.bat 进行比较,请键入:
fc *.bat new.bat
要将驱动器 C 上的文件 New.bat 与驱动器 D 上的文件 New.bat 比较,请键入:
fc c:new.bat d:*.bat
要将驱动器 C 根目录中的每个批处理文件与驱动器 D 根目录中名称相同的文件进行比较,请键入:
fc c:*.bat d:*.bat
五、ipconfig
Ipconfig显示所有当前的 TCP/IP 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和域名系统 (DNS) 设置。使用不带参数的 ipconfig 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语法
ipconfig [/all] [/renew [Adapter]] [/release [Adapter]] [/flushdns] [/displaydns] [/registerdns] [/showclassid Adapter]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参数
/all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 TCP/IP 配置信息。在没有该参数的情况下 ipconfig 只显示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各个适配器的默认网关值。适配器可以代表物理接口(例如安装的网络适配器)或逻辑接口(例如拨号连接)。
/renew [adapter]
更新所有适配器(如果未指定适配器),或特定适配器(如果包含了 Adapter 参数)的 DHCP 配置。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要指定适配器名称,请键入使用不带参数的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适配器名称。
/release [adapter]
发送 DHCPRELEASE 消息到 DHCP 服务器,以释放所有适配器(如果未指定适配器)或特定适配器(如果包含了 Adapter 参数)的当前 DHCP 配置并丢弃 IP 地址配置。该参数可以禁用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适配器的 TCP/IP。要指定适配器名称,请键入使用不带参数的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适配器名称。
/flushdns
清理并重设 DNS 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如有必要,在 DNS 疑难解答期间,可以使用本过程从缓存中丢弃否定性缓存记录和任何其他动态添加的记录。
/displaydns
显示 DNS 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包括从本地主机文件预装载的记录以及由计算机解析的名称查询而最近获得的任何资源记录。DNS 客户服务在查询配置的 DNS 服务器之前使用这些信息快速解析被频繁查询的名称。
/registerdns
初始化计算机上配置的 DNS 名称和 IP 地址的手工动态注册。可以使用该参数对失败的 DNS 名称注册进行疑难解答或解决客户和 DNS 服务器之间的动态更新问题,而不必重新启动客户计算机。TCP/IP 协议高级属性中的 DNS 设置可以确定 DNS 中注册了哪些名称。
/showclassid adapter
显示指定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要查看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配置特定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要设置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如果未指定 DHCP 类别 ID,则会删除当前类别 ID。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ipconfig 等价于 winipcfg,后者在 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Windows 98 和 Windows 95 上可用。尽管 Windows XP 没有提供象 winipcfg 命令一样的图形化界面,但可以使用“网络连接”查看和更新 IP 地址。要做到这一点,请打开 网络连接,右键单击某一网络连接,单击“状态”,然后单击“支持”选项卡。
该命令最适用于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计算机。它使用户可以确定哪些 TCP/IP 配置值是由 DHCP、自动专用 IP 地址 (APIPA) 和其他配置配置的。
如果 Adapter 名称包含空格,请在该适配器名称两边使用引号(即 "Adapter Name")。
对于适配器名称,ipconfig 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字符指定名称为指定字符串开头的适配器,或名称包含有指定串的适配器。例如,Local* 可以匹配所有以字符串 Local 开头的适配器,而 *Con* 可以匹配所有包含字符串 Con 的适配器。
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
范例
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 TCP/IP 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 TCP/IP 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all
仅更新“本地连接”适配器的由 DHCP 分配 IP 地址的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renew "Local Area Connection"
要在排除 DNS 的名称解析故障期间清理 DNS 解析器缓存,请键入:
ipconfig /flushdns
要显示名称以 Local 开头的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请键入:
ipconfig /showclassid Local*
要将“本地连接”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 设置为 TEST,请键入:
ipconfig /setclassid "Local Area Connection" TEST
六、PING
Ping通过发送“网际消息控制协议 (ICMP)”回响请求消息来验证与另一台 TCP/IP 计算机的 IP 级连接。回响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Ping 是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的疑难问题的主要 TCP/IP 命令。如果不带参数,ping 将显示帮助。
语法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Name]
参数
-t
指定在中断前 ping 可以持续发送回响请求信息到目的地。要中断并显示统计信息,请按 CTRL-BREAK。要中断并退出 ping,请按 CTRL-C。
-a
指定对目的地 IP 地址进行反向名称解析。如果解析成功,ping 将显示相应的主机名。
-n Count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次数。默认值为 4。
-lSize
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消息中“数据”字段的长度(以字节表示)。默认值为 32。size 的最大值是 65,527。
-f
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消息带有“不要拆分”标志(所在的 IP 标题设为 1)。回响请求消息不能由目的地路径上的路由器进行拆分。该参数可用于检测并解决“路径最大传输单位 (PMTU)”的故障。
-i TTL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 IP 标题中的 TTL 字段值。其默认值是是主机的默认 TTL 值。对于 Windows XP 主机,该值一般是 128。TTL 的最大值是 255。
-v TOS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 IP 标题中的“服务类型 (TOS)”字段值。默认值是 0。TOS 被指定为 0 到 255 的十进制数。
-r Count
指定 IP 标题中的“记录路由”选项用于记录由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使用的路径。路径中的每个跃点都使用“记录路由”选项中的一个值。如果可能,可以指定一个等于或大于来源和目的地之间跃点数的 Count。Count 的最小值必须为 1,最大值为 9。
-s Count
指定 IP 标题中的“Internet 时间戳”选项用于记录每个跃点的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的到达时间。Count 的最小值必须为 1,最大值为 4。
-jPath
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带有 HostList 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 IP 标题中的“稀疏资源路由”选项。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具有松散源路由的路由器分隔连续中间的目的地。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名称的最大数为 9,主机列表是一系列由空格分开的 IP 地址(带点的十进制符号)。
-k HostList
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带有 HostList 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 IP 标题中的“严格来源路由”选项。使用严格来源路由,下一个中间目的地必须是直接可达的(必须是路由器接口上的邻居)。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名称的最大数为 9,主机列表是一系列由空格分开的 IP 地址(带点的十进制符号)。
-w Timeout
指定等待回响应答消息响应的时间(以微妙计),该回响应答消息响应接收到的指定回响请求消息。如果在超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回响应答消息,将会显示“请求超时”的错误消息。默认的超时时间为 4000(4 秒 )。
TargetName
指定目的端,它既可以是 IP 地址,也可以是主机名。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可以使用 ping 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 IP 地址。如果已成功验证 IP 地址但未成功验证计算机名,这可能是由于名称解析问题所致。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指定的计算机名可以通过本地主机文件进行解析,其方法是通过域名系统 (DNS) 查询或 NetBIOS 名称解析技术进行解析。
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
范例
以下范例显示 ping 的输出:
C:>ping example.microsoft.com
Pinging example.microsoft.com [192.168.239.13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01ms TTL=124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00ms TTL=124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20ms TTL=124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20ms TTL=124
要验证目的地 10.0.99.221 并解析 10.0.99.221 的主机名,请键入:
ping -a 10.0.99.221
要验证带有 10 个回响请求消息的 10.0.99.221,且每个消息的“数据”字段值为 1000 字节,请键入:
ping -n 10 -l 1000 10.0.99.221
要验证目的地 10.0.99.221 并记录 4 个跃点的路由,请键入:
ping -r 4 10.0.99.221
要验证目的地 10.0.99.221 并指定稀疏来源路由为 10.12.0.1-10.29.3.1-10.1.44.1,请键入:
ping -j 10.12.0.1 10.29.3.1 10.1.44.1 10.0.99.221
七、Shutdown
Shutdown允许您关闭或重新启动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如果没有使用参数,shutdown 将注销当前用户。
用法: shutdown [-i | -l | -s | -r | -a] [-f] [-m \computername] [-t xx] [-c "comment"] [-d up:xx:yy]
没有参数 显示此消息(与 ? 相同)
-i 显示 GUI 界面,必须是第一个选项
-l 注销(不能与选项 -m 一起使用)
-s 关闭此计算机
-r 关闭并重启动此计算机
-a 放弃系统关机
-m \computername 远程计算机关机/重启动/放弃
-t xx 设置关闭的超时为 xx 秒
-c "comment" 关闭注释(最大 127 个字符)
-f 强制运行的应用程序关闭而没有警告
-d [u][p]:xx:yy 关闭原因代码
u 是用户代码
p 是一个计划的关闭代码
xx 是一个主要原因代码(小于 256 的正整数)
yy 是一个次要原因代码(小于 65536 的正整数)
注释
一旦指定了主要和次要原因代码,您必须首先为计划使用某种特定原因的每个计算机定义那些原因代码。如果目标机器上没有定义原因代码,则事件查看器无法记录正确的原因文本。
范例
要在 60 秒内关闭 \MyServer,强制运行要关闭的应用程序,在关机后重新启动系统,指定一个用户代码,指定计划关闭系统,然后记录主要原因代码 125 和次要原因代码 1,请键入:
shutdown -r -f -m \MyServer -t 60 -d up:125:1
八、TASKLIST
TASKLIST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M [module] | /SVC | /V] [/FI filter] [/FO format] [/NH]
描述:
这个命令行工具显示应用程序和本地或远程系统上运行的相关任务/进程的列表。
参数列表:
/S system 指定连接到的远程系统。
/U [domain]user 指定应该在哪个用户上下文
执行这个命令。
/P [password] 为提供的用户上下文指定
密码。如果忽略,提示输入。
/M [module] 列出所有其中符合指定模式名
的 DLL 模块的所有任务。
如果没有指定模块名,则
显示每个任务加载的所有模块。
/SVC 显示每个进程中的服务。
/V 指定要显示详述
信息。
/FI filter 显示一系列符合筛选器指定的标准
的任务。
/FO format 指定输出格式。
有效值: "TABLE"、"LIST"、"CSV"。
/NH 指定栏标头不应该在
输出中显示。
只对 "TABLE" 和 "CSV" 格式有效。
/? 显示帮助/用法。
筛选器:
筛选器名 有效操作符 有效值
----------- --------------- --------------
STATUS eq, ne 正在运行 | 没有响应
IMAGENAME eq, ne 图像名
PID eq, ne, gt, lt, ge, le PID 值
SESSION eq, ne, gt, lt, ge, le 会话编号
SESSIONNAME eq, ne 会话名
CPUTIME eq, ne, gt, lt, ge, le CPU 时间,格式为
hh:mm:ss。
hh - 时,
mm - 分,ss - 秒
MEMUSAGE eq, ne, gt, lt, ge, le 内存使用量(KB)
USERNAME eq, ne 用户名,格式为 [domain]user
SERVICES eq, ne 服务名
WINDOWTITLE eq, ne 窗口标题
MODULES eq, ne DLL 名
例如:
TASKLIST
TASKLIST /M
TASKLIST /V
TASKLIST /SVC
TASKLIST /M wbem*
TASKLIST /S system /FO LIST
TASKLIST /S system /U domainusername /FO CSV /NH
TASKLIST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FO TABLE /NH
TASKLIST /FI "USERNAME ne NT AUTHORITYSYSTEM" /FI "STATUS eq running"
九、TASKKILL
TASKKILL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 [/FI filter] [/PID processid | /IM imagename] } [/F] [/T]
描述:
这个命令行工具可用来结束至少一个进程。
可以根据进程 id 或图像名来结束进程。
参数列表:
/S system 指定要连接到的远程系统。
/U [domain]user 指定应该在哪个用户上下文
执行这个命令。
/P [password] 为提供的用户上下文指定
密码。如果忽略,提示输入。
/F 指定要强行终止
进程。
/FI filter 指定筛选进或筛选出查询的
的任务。
/PID process id 指定要终止的进程的
PID。
/IM image name 指定要终止的进程的
图像名。通配符 '*'
可用来指定所有图像名。
/T Tree kill: 终止指定的进程
和任何由此启动的子进程。
/? 显示帮助/用法。
筛选器:
筛选器名 有效运算符 有效值
----------- --------------- --------------
STATUS eq, ne 运行 | 没有响应
IMAGENAME eq, ne 图像名
PID eq, ne, gt, lt, ge, le PID 值
SESSION eq, ne, gt, lt, ge, le 会话编号
CPUTIME eq, ne, gt, lt, ge, le CPU 时间,格式为
hh:mm:ss。
hh - 时,
mm - 钟,ss - 秒
MEMUSAGE eq, ne, gt, lt, ge, le 内存使用,单位为 KB
USERNAME eq, ne 用户名,格式为
[domain]user
MODULES eq, ne DLL 名
SERVICES eq, ne 服务名
WINDOWTITLE eq, ne 窗口标题
注意: 只有带有筛选器的情况下,才能跟 /IM 切换使用通配符 '*'。
注意: 远程进程总是要强行终止,
不管是否指定了 /F 选项。
例如:
TASKKILL /S system /F /IM notepad.exe /T
TASKKILL /PID 1230 /PID 1241 /PID 1253 /T
TASKKILL /F /IM notepad.exe /IM mspaint.exe
TASKKILL /F /FI "PID ge 1000" /FI "WINDOWTITLE ne untitle*"
TASKKILL /F /FI "USERNAME eq NT AUTHORITYSYSTEM" /IM notepad.exe
TASKKILL /S system /U domainusername /FI "USERNAME ne NT*" /IM *
TASKKILL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FI "IMAGENAME eq note*"
十、Help
Help提供关于系统命令的联机信息(即非网络命令)。使用不带参数的 help 列举并简要描述每个系统命令。
语法
{help [command]|[command]/?}
参数
command
指定需要有关信息的命令的名称。
注释
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命令的联机帮助。可以键入 help command,或键入 command /?。/? 的键入要稍微快一些。
有关网络命令的详细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中的 net help。
范例
要查看有关 xcopy 命令的详细信息,请键入以下任何一个命令:
help xcopy
xcopy /?
外传:重定向
使用命令重定向操作符 (Redirection Operators)可以使用重定向操作符将命令输入和输出数据流从默认位置重定向到不同的位置。输入或输出数据流的位置即为句柄。
下表列出了可用于将命令输入和输出数据流进行重定向的操作符。
重定向操作符 说明
> 将命令输出写入到文件或设备(例如打印机)中,而不是写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
< 从文件中而不是从键盘中读入命令输入。
>> 将命令输出添加到文件末尾而不删除文件中的信息。
>& 将一个句柄的输出写入到另一个句柄的输入中。
<& 从一个句柄读取输入并将其写入到另一个句柄输出中。
| 从一个命令中读取输出并将其写入另一个命令的输入中。也称作管道。
默认情况下,可以从键盘将命令输入(即 STDIN 句柄)发送到 Cmd.exe,然后由 Cmd.exe 将命令输出(即 STDOUT 句柄)发送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下表将列出可用的句柄。
句柄 句柄的数字代号 说明
STDIN 0 键盘输入
STDOUT 1 输出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STDERR 2 错误输出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UNDEFINED 3-9 这些句柄由应用程序和各个具体工具单独定义。
数字 0 到 9 代表前 10 个句柄。可以使用命令 Cmd.exe 运行程序并将前 10 个句柄中的任何一个重定向到该程序。要指定想使用的句柄,可在重定向操作符前面键入该句柄的数字。如果未定义句柄,则默认的 < 重定向输入操作符是 0,而默认的 > 重定向输出操作符是 1。键入 > 或 < 操作符之后,必须指定要读取或写入数据的位置。可以指定文件名或另一个现有的句柄。
要指定重定向到现有句柄,请使用与 (&) 字符,后面接要重定向的句柄号(例如 &句柄#)。例如,下面的命令可以将句柄 2(即 STDERR)重定向到句柄 1(即 STDOUT):
1<&2
复制句柄
重定向操作符 & 可以将输出或输入从一个句柄复制到另一个指定的句柄。例如,要将 dir 输出发送到 File.txt 并将错误输出发送到 File.txt,请键入:
dir>c:file.txt 2>&1
复制句柄时,可以复制该句柄原状态的所有特性。例如,如果一个句柄具有只读访问的属性,则该句柄的所有副本都具有只读访问属性。不能将一个具有只读访问属性的句柄复制为另一个具有只写访问属性的句柄。
重定向命令输出 (<)
要从键盘或设备重定向命令输出,请使用 < 操作符。例如,要从 File.txt 得到 sort 命令的命令输入,请键入:
sort
File.txt 的内容将以字母顺序列表的方式显示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
< 操作符可以打开具有只读访问的指定文件名。所以,不能使用该操作符向文件中写入信息。例如,如果以 <&2 启动程序,则所有试图读取句柄 0 的操作都将失败,因为句柄 2 最初是以只读访问打开的。
注意
0 是 < 重定向输入操作符 > 的默认句柄。
重定向命令输出 (>)
几乎所有的命令都将输出发送到命令提示符窗口。即使将输出发送到驱动器或打印机的命令也会在命令提示符窗口显示消息和提示。
要将命令输出从命令提示符窗口重定向到文件或设备,请使用 > 操作符。可以在许多命令中使用该操作符。例如,要将 dir 输出重定向到 Dirlist.txt,请键入:
dir>dirlist.txt
如果 Dirlist.txt 不存在,Cmd.exe 将创建该文件。如果 Dirlist.txt 存在,Cmd.exe 将使用 dir 命令的输出替换文件中的信息。
要运行 netsh routing dump 命令,然后将命令输出发送到 Route.cfg,请键入:
netsh routing dump>c:route.cfg
> 操作符可以打开具有只写访问属性的指定文件。所以,不能使用该操作符读取文件。例如,如果使用重定向 >&0 启动程序,则所有试图写入句柄 1 的操作都将失败,因为句柄 0 最初是以只读访问大开的。
注意
1 是 > 重定向输出操作符的默认句柄。
使用 <& 操作符重定向输入和复制
要使用重定向输入操作符 <&,指定的文件必须已经存在。如果输入文件存在,Cmd.exe 将以只读方式打开该文件,然后将文件中作为输入的字符发送到此命令(如同从键盘输入一样)。如果指定了句柄,Cmd.exe 将指定的句柄复制到系统现有的句柄中。
例如,要以句柄 0 输入读取(即 STDIN)的方式打开 File.txt,请键入:
要打开 File.txt,并在内容分类后将输出发送到命令提示符窗口(即 STDOUT),请键入:
sort
要查找 File.txt,然后将句柄 1(即 STDOUT)和句柄 2(即 STDERR)重定向到 Search.txt,请键入:
findfile file.txt>search.txt 2<&1
要以句柄 0 输入读取(即 STDIN)的方式复制用户定义句柄 3,请键入:
<&3
使用 >& 操作符重定向输出和复制
如果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且指定了现有的文件名,Cmd.exe 将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并覆盖该文件内容。如果指定了句柄,Cmd.exe 将文件复制到现有句柄中。
要将用户定义句柄 3 复制到句柄 1,请键入:
>&3
要将包括句柄 2(即 STDERR)的所有输出从 ipconfig 命令重定向到句柄 1(即 STDOUT),然后将输出重定向到 Output.log,请键入:
ipconfig.exe>>output.log 2>&1
使用 >> 重定向操作符追加输出
要从命令中将输出添加到文件末尾而不丢失文件中已存在的任何信息,请使用两个连续的大于号(即 >>)。例如,下面的命令可以将由 dir 命令生成的目录列表追加到 Dirlist.txt 文件:
dir>>dirlist.txt
要将 netstat 命令的输出追加到 Tcpinfo.txt 的末尾,请键入:
netstat>>tcpinfo.txt
使用管道操作符 (|)
管道操作符 (|) 可以提取一个命令的输出(默认情况下是 STDOUT),然后将其导入另一个命令的输入中(默认情况下是 STDIN)。例如,下面的命令将对目录分类:
dir | sort
在本例中,将同时启动两个命令,但随后 sort 命令会暂停,直到它接收到 dir 命令的输出为止。sort 命令使用 dir 命令的输出作为输入,然后将输出发送到句柄 1(即 STDOUT)。
合并带重定向操作符的命令
可以通过合并带有其它命令和文件名的筛选器命令创建自定义命令。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存储包含“LOG”字符串的文件名:
dir /b | find "LOG" > loglist.txt
dir 命令的输出通过 find 筛选器命令发送。包含字符串 "LOG" 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名列表(例如,NetshConfig.log、Logdat.svd 和 Mylog.bat)存储在文件 Loglist.txt 中。
要在相同命令中使用多个筛选器,请使用管道 (|) 分隔筛选器。例如,下面的命令将搜索 C 盘上的每个目录以查找包含 "LOG" 字符串的文件名,并且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每次显示一屏:
dir c: /s /b | find "LOG" | more
利用管道 (|) 可以将 Cmd.exe 导向为通过 find 筛选器命令发送 dir 命令输出。find 命令只选择包含字符串 "LOG" 的文件名。more 命令可以显示由 find 命令选择的文件名(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每次显示一屏)。
以上内容摘自MS XP帮助(鸣谢MS帮助撰写者),由CAMUS整理~
Assoc命令用于显示或修改文件名扩展关联。如果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使用,则 assoc 命令将显示所有当前文件名扩展关联的列表。
语法
assoc [.ext[=[filetype]]]
参数
.ext
指定文件名扩展。
filetype
指定要与指定的文件名扩展相关联的文件类型。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如果在等号后使用空格,则将删除某个文件名扩展的文件类型关联。
使用 ftype 命令可查看已定义了打开命令字符串的当前文件类型。
使用 重定向操作符可重定向 assoc 输出到文本文件。
范例
要查看文件名扩展 .txt 的当前文件类型关联,可键入:
assoc .txt
要删除文件名扩展 .txt 的文件类型关联,可键入:
assoc .txt=
要一次查看当前文件类型关联的一个画面,可键入:
assoc more
要将 assoc 输出发送到 Assoc.cfg 文件,可键入:
assocassoc.cfg
二、ATTRIB
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
ATTRIB [+R | -R] [+A | -A ] [+S | -S] [+H | -H] [[drive:] [path] filename] [/S [/D]]
+ 设置属性。
- 清除属性。
R 只读文件属性。
A 存档文件属性。
S 系统文件属性。
H 隐藏文件属性。
[drive:][path][filename]
指定要处理的文件属性。
/S 处理当前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的匹配文件。
/D 也处理文件夹。
三、Convert
Convert将 FAT 和 FAT32 卷转换为 NTFS。
语法
convert [volume] /fs:ntfs [/v] [/cvtarea:FileName] [/nosecurity] [/x]
参数
volume
指定驱动器号(其后要紧跟冒号)、装入点或要转换为 NIFS 的卷名。
/fs:ntfs
必需将卷转换为 NTFS。
/v
指定详细模式,即在转换期间将显示所有的消息。
/cvtarea:FileName
仅适用于高级用户。指定将主控文件表 (MFT) 以及其他 NTFS 元数据文件写入相邻的现存占位符文件中。该文件必须位于要转换的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下。如果使用 /CVTAREA 参数,可以使转换后的文件系统具有较少的碎片。为了得到最佳结果,该文件的大小最好为 1 KB 与文件系统中文件和目录数量的乘积,但是,该转换工具也接受任意大小的文件。
有关使用 /cvtarea 参数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Microsoft Windows XP 资源工具包网站中的“文件系统”。(http://www.microsoft.com/)
要点
在运行 convert 之前,首先必须使用 fsutil file createnew 命令创建占位符文件。Convert 并不创建此文件。Convert 使用 NTFS 元数据覆盖此文件。完成转换后,会释放此文件中所有未被使用的空间。有关 fsutil file 命令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主题”。
/nosecurity
对于转换后的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设置,将其指定为每个人都可访问。
/x
如果需要,使用该参数可在转换之前将该卷卸载。对该卷任何打开的句柄不再有效。
注释
必须指定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应该转换的驱动器。否则,将无法转换当前驱动器。
如果 convert 无法锁定驱动器(系统卷、当前驱动器等),它会主动在下次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转换该驱动器。
在从早期版本的 NIFS 转换得到的卷上,MFT 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卷的性能可能不如从 Windows NT 转换得到的卷优异。
与最初就使用 NIFS 进行格式化的卷相比,从 FAT 转换为 NTFS 的卷会缺少部分性能。在转换后的卷上,MFT 可能会变得破碎。另外,转换后的启动卷上的 NTFS 权限不再适用。
范例
要将驱动器 E 上的卷转换为 NTFS 并且显示所有消息,请键入:
convert e:/fs:ntfs /v
四、FC
Fc比较两个文件并显示它们之间的差异。
语法
fc [/a] [/b] [/c] [/l] [/lbn] [/n] [/t] [/u] [/w] [/nnnn] [drive1:][path1]filename1 [drive2:][path2]filename2
参数
/a
压缩 ASCII 比较的输出结果。fc 只显示每组差异中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而不是显示所有不同的行。
/b
以二进制模式比较文件。fc 逐字节比较两个文件,并且在找到不匹配后将不尝试重新同步文件。这是包含如下文件扩展名的比较文件的默认模式:.exe, .com, .sys, .obj, .lib,或 .bin.
/c
忽略字母大小写。
/l
以 ASCII 码模式比较文件。Fc 逐行比较两个文件,并且在找到不匹配时将尝试使重新同步。这是比较文件的默认模式,除了具有如下文件扩展名的文件之外:.exe, .com, .sys, .obj, .lib,或 .bin.
/lbn
为内部行缓冲区设置行的 n 数量。默认的行缓冲区长度为 100 行。如果比较的文件包含超过此数目的相邻不同行,fc 将取消比较。
/n
显示 ASCII 比较过程中的行号。
/t
防止 fc 将制表符转换为空格。默认的操作是将制表符当作空格处理,在每八个字符位置停顿一下。
/u
将文件作为 Unicode 文本文件进行比较。
/w
比较过程中压缩空白空间(制表位和空格)。如果行包含许多连续的空格和制表符,/w 将把这些字符作为一个空格处理。在与 /w 命令行选项一起使用时,fc 忽略(并且不比较)行首和行尾处的空格。
/nnnn
指定在 fc 考虑要重新同步的文件之前必须匹配的连续行数。如果文件中匹配的行数少于 nnnn,fc 将匹配行显示为不同。默认值为 2。
[drive1:][path1]filename1
指定要比较的第一个文件的位置和名称。Filename1 为必需。
[drvie2:][path2]filename2
指定要比较的第二个文件的位置和名称。Filename2 为必需。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报告 ASCII 比较的文件之间的差异
用 fc 进行 ASCII 比较时,fc 按如下顺序显示两个文件之间的差异:
第一个文件的名称
文件之间存在差异的 filename1 的行。
两个文件中匹配的第一个行。
第二个文件的名称
filename2 的不同的行
匹配的第一个行
使用 /b 进行二进制比较
/b 显示二进制比较期间找到的不匹配项,如下所示:
xxxxxxxx:yy zz
xxxxxxxx 的值为每对字节指定相对的十六进制地址,从文件的开头度量。地址起始于 00000000。十六进制值 yy 和 zz 分别代表了 filename1 和 filename2 中不匹配的字节。
使用通配符
可以在 filename1 和 filename2 中使用通配符(* 和 ?)。如果在 filename1 中使用通配符,fc 将比较所有指定的文件和由 FileName 指定的文件。如果在 filename2 中使用通配符,fc 将从 filename1 中使用相应的值。
使用内存
在比较 ASCII 文件时,fc 使用内部缓冲区(足够容纳 100 行)作为存储区。如果文件比缓冲区大,fc 将比较可以载入缓冲区的内容。如果 fc 在文件已加载的部分没有找到匹配,则停止并显示下列消息:
Resynch failed.Files are too different.
在比较大于可用内存的二进制文件时,fc 完整比较两个文件,使用磁盘的下一部分覆盖内存中的部分。输出和完全装入内存的文件内容相同。
范例
要对两个名为 Monthly.rpt 和 Sales.rpt 的文本文件进行 ASCII 比较并以缩略格式显示结果,请键入:
fc /a monthly.rpt sales.rpt
要对两个批处理文件 Profits.bat 和 Earnings.bat 进行二进制比较,请键入:
fc /b profits.bat earnings.bat
出现类似于如下内容的结果:
00000002: 72 43
00000004: 653A
0000000E: 56 92
00000012: 6D 5C
00000013: 0D 7C
00000014: 0D 0A
00000015: 0A 0D
0000001E:437A
0000001F:09 0A
00000022: 72 44
...
...
...
000005E0: 00 61
000005E1: 00 73
000005E2: 00 73
000005E3: 00 69
000005E4: 00 67
000005E5:00 6E
000005E6:00 6D
000005E7: 00 65
000005E8:00 6E
FC:Earnings.bat longer than Profits.bat
如果 Profits.bat 和 Earnings.bat 文件相同,fc 将显示下列消息:
FC:no differences encountered
要将当前目录中的每个 .bat 文件与文件 New.bat 进行比较,请键入:
fc *.bat new.bat
要将驱动器 C 上的文件 New.bat 与驱动器 D 上的文件 New.bat 比较,请键入:
fc c:new.bat d:*.bat
要将驱动器 C 根目录中的每个批处理文件与驱动器 D 根目录中名称相同的文件进行比较,请键入:
fc c:*.bat d:*.bat
五、ipconfig
Ipconfig显示所有当前的 TCP/IP 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和域名系统 (DNS) 设置。使用不带参数的 ipconfig 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语法
ipconfig [/all] [/renew [Adapter]] [/release [Adapter]] [/flushdns] [/displaydns] [/registerdns] [/showclassid Adapter]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参数
/all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 TCP/IP 配置信息。在没有该参数的情况下 ipconfig 只显示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各个适配器的默认网关值。适配器可以代表物理接口(例如安装的网络适配器)或逻辑接口(例如拨号连接)。
/renew [adapter]
更新所有适配器(如果未指定适配器),或特定适配器(如果包含了 Adapter 参数)的 DHCP 配置。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要指定适配器名称,请键入使用不带参数的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适配器名称。
/release [adapter]
发送 DHCPRELEASE 消息到 DHCP 服务器,以释放所有适配器(如果未指定适配器)或特定适配器(如果包含了 Adapter 参数)的当前 DHCP 配置并丢弃 IP 地址配置。该参数可以禁用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适配器的 TCP/IP。要指定适配器名称,请键入使用不带参数的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适配器名称。
/flushdns
清理并重设 DNS 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如有必要,在 DNS 疑难解答期间,可以使用本过程从缓存中丢弃否定性缓存记录和任何其他动态添加的记录。
/displaydns
显示 DNS 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包括从本地主机文件预装载的记录以及由计算机解析的名称查询而最近获得的任何资源记录。DNS 客户服务在查询配置的 DNS 服务器之前使用这些信息快速解析被频繁查询的名称。
/registerdns
初始化计算机上配置的 DNS 名称和 IP 地址的手工动态注册。可以使用该参数对失败的 DNS 名称注册进行疑难解答或解决客户和 DNS 服务器之间的动态更新问题,而不必重新启动客户计算机。TCP/IP 协议高级属性中的 DNS 设置可以确定 DNS 中注册了哪些名称。
/showclassid adapter
显示指定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要查看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配置特定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要设置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如果未指定 DHCP 类别 ID,则会删除当前类别 ID。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ipconfig 等价于 winipcfg,后者在 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Windows 98 和 Windows 95 上可用。尽管 Windows XP 没有提供象 winipcfg 命令一样的图形化界面,但可以使用“网络连接”查看和更新 IP 地址。要做到这一点,请打开 网络连接,右键单击某一网络连接,单击“状态”,然后单击“支持”选项卡。
该命令最适用于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计算机。它使用户可以确定哪些 TCP/IP 配置值是由 DHCP、自动专用 IP 地址 (APIPA) 和其他配置配置的。
如果 Adapter 名称包含空格,请在该适配器名称两边使用引号(即 "Adapter Name")。
对于适配器名称,ipconfig 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字符指定名称为指定字符串开头的适配器,或名称包含有指定串的适配器。例如,Local* 可以匹配所有以字符串 Local 开头的适配器,而 *Con* 可以匹配所有包含字符串 Con 的适配器。
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
范例
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 TCP/IP 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 TCP/IP 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all
仅更新“本地连接”适配器的由 DHCP 分配 IP 地址的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renew "Local Area Connection"
要在排除 DNS 的名称解析故障期间清理 DNS 解析器缓存,请键入:
ipconfig /flushdns
要显示名称以 Local 开头的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请键入:
ipconfig /showclassid Local*
要将“本地连接”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 设置为 TEST,请键入:
ipconfig /setclassid "Local Area Connection" TEST
六、PING
Ping通过发送“网际消息控制协议 (ICMP)”回响请求消息来验证与另一台 TCP/IP 计算机的 IP 级连接。回响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Ping 是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的疑难问题的主要 TCP/IP 命令。如果不带参数,ping 将显示帮助。
语法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Name]
参数
-t
指定在中断前 ping 可以持续发送回响请求信息到目的地。要中断并显示统计信息,请按 CTRL-BREAK。要中断并退出 ping,请按 CTRL-C。
-a
指定对目的地 IP 地址进行反向名称解析。如果解析成功,ping 将显示相应的主机名。
-n Count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次数。默认值为 4。
-lSize
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消息中“数据”字段的长度(以字节表示)。默认值为 32。size 的最大值是 65,527。
-f
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消息带有“不要拆分”标志(所在的 IP 标题设为 1)。回响请求消息不能由目的地路径上的路由器进行拆分。该参数可用于检测并解决“路径最大传输单位 (PMTU)”的故障。
-i TTL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 IP 标题中的 TTL 字段值。其默认值是是主机的默认 TTL 值。对于 Windows XP 主机,该值一般是 128。TTL 的最大值是 255。
-v TOS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 IP 标题中的“服务类型 (TOS)”字段值。默认值是 0。TOS 被指定为 0 到 255 的十进制数。
-r Count
指定 IP 标题中的“记录路由”选项用于记录由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使用的路径。路径中的每个跃点都使用“记录路由”选项中的一个值。如果可能,可以指定一个等于或大于来源和目的地之间跃点数的 Count。Count 的最小值必须为 1,最大值为 9。
-s Count
指定 IP 标题中的“Internet 时间戳”选项用于记录每个跃点的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的到达时间。Count 的最小值必须为 1,最大值为 4。
-jPath
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带有 HostList 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 IP 标题中的“稀疏资源路由”选项。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具有松散源路由的路由器分隔连续中间的目的地。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名称的最大数为 9,主机列表是一系列由空格分开的 IP 地址(带点的十进制符号)。
-k HostList
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带有 HostList 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 IP 标题中的“严格来源路由”选项。使用严格来源路由,下一个中间目的地必须是直接可达的(必须是路由器接口上的邻居)。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名称的最大数为 9,主机列表是一系列由空格分开的 IP 地址(带点的十进制符号)。
-w Timeout
指定等待回响应答消息响应的时间(以微妙计),该回响应答消息响应接收到的指定回响请求消息。如果在超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回响应答消息,将会显示“请求超时”的错误消息。默认的超时时间为 4000(4 秒 )。
TargetName
指定目的端,它既可以是 IP 地址,也可以是主机名。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可以使用 ping 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 IP 地址。如果已成功验证 IP 地址但未成功验证计算机名,这可能是由于名称解析问题所致。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指定的计算机名可以通过本地主机文件进行解析,其方法是通过域名系统 (DNS) 查询或 NetBIOS 名称解析技术进行解析。
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
范例
以下范例显示 ping 的输出:
C:>ping example.microsoft.com
Pinging example.microsoft.com [192.168.239.13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01ms TTL=124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00ms TTL=124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20ms TTL=124
Reply from 192.168.239.132: bytes=32 time=120ms TTL=124
要验证目的地 10.0.99.221 并解析 10.0.99.221 的主机名,请键入:
ping -a 10.0.99.221
要验证带有 10 个回响请求消息的 10.0.99.221,且每个消息的“数据”字段值为 1000 字节,请键入:
ping -n 10 -l 1000 10.0.99.221
要验证目的地 10.0.99.221 并记录 4 个跃点的路由,请键入:
ping -r 4 10.0.99.221
要验证目的地 10.0.99.221 并指定稀疏来源路由为 10.12.0.1-10.29.3.1-10.1.44.1,请键入:
ping -j 10.12.0.1 10.29.3.1 10.1.44.1 10.0.99.221
七、Shutdown
Shutdown允许您关闭或重新启动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如果没有使用参数,shutdown 将注销当前用户。
用法: shutdown [-i | -l | -s | -r | -a] [-f] [-m \computername] [-t xx] [-c "comment"] [-d up:xx:yy]
没有参数 显示此消息(与 ? 相同)
-i 显示 GUI 界面,必须是第一个选项
-l 注销(不能与选项 -m 一起使用)
-s 关闭此计算机
-r 关闭并重启动此计算机
-a 放弃系统关机
-m \computername 远程计算机关机/重启动/放弃
-t xx 设置关闭的超时为 xx 秒
-c "comment" 关闭注释(最大 127 个字符)
-f 强制运行的应用程序关闭而没有警告
-d [u][p]:xx:yy 关闭原因代码
u 是用户代码
p 是一个计划的关闭代码
xx 是一个主要原因代码(小于 256 的正整数)
yy 是一个次要原因代码(小于 65536 的正整数)
注释
一旦指定了主要和次要原因代码,您必须首先为计划使用某种特定原因的每个计算机定义那些原因代码。如果目标机器上没有定义原因代码,则事件查看器无法记录正确的原因文本。
范例
要在 60 秒内关闭 \MyServer,强制运行要关闭的应用程序,在关机后重新启动系统,指定一个用户代码,指定计划关闭系统,然后记录主要原因代码 125 和次要原因代码 1,请键入:
shutdown -r -f -m \MyServer -t 60 -d up:125:1
八、TASKLIST
TASKLIST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M [module] | /SVC | /V] [/FI filter] [/FO format] [/NH]
描述:
这个命令行工具显示应用程序和本地或远程系统上运行的相关任务/进程的列表。
参数列表:
/S system 指定连接到的远程系统。
/U [domain]user 指定应该在哪个用户上下文
执行这个命令。
/P [password] 为提供的用户上下文指定
密码。如果忽略,提示输入。
/M [module] 列出所有其中符合指定模式名
的 DLL 模块的所有任务。
如果没有指定模块名,则
显示每个任务加载的所有模块。
/SVC 显示每个进程中的服务。
/V 指定要显示详述
信息。
/FI filter 显示一系列符合筛选器指定的标准
的任务。
/FO format 指定输出格式。
有效值: "TABLE"、"LIST"、"CSV"。
/NH 指定栏标头不应该在
输出中显示。
只对 "TABLE" 和 "CSV" 格式有效。
/? 显示帮助/用法。
筛选器:
筛选器名 有效操作符 有效值
----------- --------------- --------------
STATUS eq, ne 正在运行 | 没有响应
IMAGENAME eq, ne 图像名
PID eq, ne, gt, lt, ge, le PID 值
SESSION eq, ne, gt, lt, ge, le 会话编号
SESSIONNAME eq, ne 会话名
CPUTIME eq, ne, gt, lt, ge, le CPU 时间,格式为
hh:mm:ss。
hh - 时,
mm - 分,ss - 秒
MEMUSAGE eq, ne, gt, lt, ge, le 内存使用量(KB)
USERNAME eq, ne 用户名,格式为 [domain]user
SERVICES eq, ne 服务名
WINDOWTITLE eq, ne 窗口标题
MODULES eq, ne DLL 名
例如:
TASKLIST
TASKLIST /M
TASKLIST /V
TASKLIST /SVC
TASKLIST /M wbem*
TASKLIST /S system /FO LIST
TASKLIST /S system /U domainusername /FO CSV /NH
TASKLIST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FO TABLE /NH
TASKLIST /FI "USERNAME ne NT AUTHORITYSYSTEM" /FI "STATUS eq running"
九、TASKKILL
TASKKILL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 [/FI filter] [/PID processid | /IM imagename] } [/F] [/T]
描述:
这个命令行工具可用来结束至少一个进程。
可以根据进程 id 或图像名来结束进程。
参数列表:
/S system 指定要连接到的远程系统。
/U [domain]user 指定应该在哪个用户上下文
执行这个命令。
/P [password] 为提供的用户上下文指定
密码。如果忽略,提示输入。
/F 指定要强行终止
进程。
/FI filter 指定筛选进或筛选出查询的
的任务。
/PID process id 指定要终止的进程的
PID。
/IM image name 指定要终止的进程的
图像名。通配符 '*'
可用来指定所有图像名。
/T Tree kill: 终止指定的进程
和任何由此启动的子进程。
/? 显示帮助/用法。
筛选器:
筛选器名 有效运算符 有效值
----------- --------------- --------------
STATUS eq, ne 运行 | 没有响应
IMAGENAME eq, ne 图像名
PID eq, ne, gt, lt, ge, le PID 值
SESSION eq, ne, gt, lt, ge, le 会话编号
CPUTIME eq, ne, gt, lt, ge, le CPU 时间,格式为
hh:mm:ss。
hh - 时,
mm - 钟,ss - 秒
MEMUSAGE eq, ne, gt, lt, ge, le 内存使用,单位为 KB
USERNAME eq, ne 用户名,格式为
[domain]user
MODULES eq, ne DLL 名
SERVICES eq, ne 服务名
WINDOWTITLE eq, ne 窗口标题
注意: 只有带有筛选器的情况下,才能跟 /IM 切换使用通配符 '*'。
注意: 远程进程总是要强行终止,
不管是否指定了 /F 选项。
例如:
TASKKILL /S system /F /IM notepad.exe /T
TASKKILL /PID 1230 /PID 1241 /PID 1253 /T
TASKKILL /F /IM notepad.exe /IM mspaint.exe
TASKKILL /F /FI "PID ge 1000" /FI "WINDOWTITLE ne untitle*"
TASKKILL /F /FI "USERNAME eq NT AUTHORITYSYSTEM" /IM notepad.exe
TASKKILL /S system /U domainusername /FI "USERNAME ne NT*" /IM *
TASKKILL /S system /U username /P password /FI "IMAGENAME eq note*"
十、Help
Help提供关于系统命令的联机信息(即非网络命令)。使用不带参数的 help 列举并简要描述每个系统命令。
语法
{help [command]|[command]/?}
参数
command
指定需要有关信息的命令的名称。
注释
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命令的联机帮助。可以键入 help command,或键入 command /?。/? 的键入要稍微快一些。
有关网络命令的详细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中的 net help。
范例
要查看有关 xcopy 命令的详细信息,请键入以下任何一个命令:
help xcopy
xcopy /?
外传:重定向
使用命令重定向操作符 (Redirection Operators)可以使用重定向操作符将命令输入和输出数据流从默认位置重定向到不同的位置。输入或输出数据流的位置即为句柄。
下表列出了可用于将命令输入和输出数据流进行重定向的操作符。
重定向操作符 说明
> 将命令输出写入到文件或设备(例如打印机)中,而不是写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
< 从文件中而不是从键盘中读入命令输入。
>> 将命令输出添加到文件末尾而不删除文件中的信息。
>& 将一个句柄的输出写入到另一个句柄的输入中。
<& 从一个句柄读取输入并将其写入到另一个句柄输出中。
| 从一个命令中读取输出并将其写入另一个命令的输入中。也称作管道。
默认情况下,可以从键盘将命令输入(即 STDIN 句柄)发送到 Cmd.exe,然后由 Cmd.exe 将命令输出(即 STDOUT 句柄)发送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下表将列出可用的句柄。
句柄 句柄的数字代号 说明
STDIN 0 键盘输入
STDOUT 1 输出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STDERR 2 错误输出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UNDEFINED 3-9 这些句柄由应用程序和各个具体工具单独定义。
数字 0 到 9 代表前 10 个句柄。可以使用命令 Cmd.exe 运行程序并将前 10 个句柄中的任何一个重定向到该程序。要指定想使用的句柄,可在重定向操作符前面键入该句柄的数字。如果未定义句柄,则默认的 < 重定向输入操作符是 0,而默认的 > 重定向输出操作符是 1。键入 > 或 < 操作符之后,必须指定要读取或写入数据的位置。可以指定文件名或另一个现有的句柄。
要指定重定向到现有句柄,请使用与 (&) 字符,后面接要重定向的句柄号(例如 &句柄#)。例如,下面的命令可以将句柄 2(即 STDERR)重定向到句柄 1(即 STDOUT):
1<&2
复制句柄
重定向操作符 & 可以将输出或输入从一个句柄复制到另一个指定的句柄。例如,要将 dir 输出发送到 File.txt 并将错误输出发送到 File.txt,请键入:
dir>c:file.txt 2>&1
复制句柄时,可以复制该句柄原状态的所有特性。例如,如果一个句柄具有只读访问的属性,则该句柄的所有副本都具有只读访问属性。不能将一个具有只读访问属性的句柄复制为另一个具有只写访问属性的句柄。
重定向命令输出 (<)
要从键盘或设备重定向命令输出,请使用 < 操作符。例如,要从 File.txt 得到 sort 命令的命令输入,请键入:
sort
File.txt 的内容将以字母顺序列表的方式显示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
< 操作符可以打开具有只读访问的指定文件名。所以,不能使用该操作符向文件中写入信息。例如,如果以 <&2 启动程序,则所有试图读取句柄 0 的操作都将失败,因为句柄 2 最初是以只读访问打开的。
注意
0 是 < 重定向输入操作符 > 的默认句柄。
重定向命令输出 (>)
几乎所有的命令都将输出发送到命令提示符窗口。即使将输出发送到驱动器或打印机的命令也会在命令提示符窗口显示消息和提示。
要将命令输出从命令提示符窗口重定向到文件或设备,请使用 > 操作符。可以在许多命令中使用该操作符。例如,要将 dir 输出重定向到 Dirlist.txt,请键入:
dir>dirlist.txt
如果 Dirlist.txt 不存在,Cmd.exe 将创建该文件。如果 Dirlist.txt 存在,Cmd.exe 将使用 dir 命令的输出替换文件中的信息。
要运行 netsh routing dump 命令,然后将命令输出发送到 Route.cfg,请键入:
netsh routing dump>c:route.cfg
> 操作符可以打开具有只写访问属性的指定文件。所以,不能使用该操作符读取文件。例如,如果使用重定向 >&0 启动程序,则所有试图写入句柄 1 的操作都将失败,因为句柄 0 最初是以只读访问大开的。
注意
1 是 > 重定向输出操作符的默认句柄。
使用 <& 操作符重定向输入和复制
要使用重定向输入操作符 <&,指定的文件必须已经存在。如果输入文件存在,Cmd.exe 将以只读方式打开该文件,然后将文件中作为输入的字符发送到此命令(如同从键盘输入一样)。如果指定了句柄,Cmd.exe 将指定的句柄复制到系统现有的句柄中。
例如,要以句柄 0 输入读取(即 STDIN)的方式打开 File.txt,请键入:
要打开 File.txt,并在内容分类后将输出发送到命令提示符窗口(即 STDOUT),请键入:
sort
要查找 File.txt,然后将句柄 1(即 STDOUT)和句柄 2(即 STDERR)重定向到 Search.txt,请键入:
findfile file.txt>search.txt 2<&1
要以句柄 0 输入读取(即 STDIN)的方式复制用户定义句柄 3,请键入:
<&3
使用 >& 操作符重定向输出和复制
如果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且指定了现有的文件名,Cmd.exe 将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并覆盖该文件内容。如果指定了句柄,Cmd.exe 将文件复制到现有句柄中。
要将用户定义句柄 3 复制到句柄 1,请键入:
>&3
要将包括句柄 2(即 STDERR)的所有输出从 ipconfig 命令重定向到句柄 1(即 STDOUT),然后将输出重定向到 Output.log,请键入:
ipconfig.exe>>output.log 2>&1
使用 >> 重定向操作符追加输出
要从命令中将输出添加到文件末尾而不丢失文件中已存在的任何信息,请使用两个连续的大于号(即 >>)。例如,下面的命令可以将由 dir 命令生成的目录列表追加到 Dirlist.txt 文件:
dir>>dirlist.txt
要将 netstat 命令的输出追加到 Tcpinfo.txt 的末尾,请键入:
netstat>>tcpinfo.txt
使用管道操作符 (|)
管道操作符 (|) 可以提取一个命令的输出(默认情况下是 STDOUT),然后将其导入另一个命令的输入中(默认情况下是 STDIN)。例如,下面的命令将对目录分类:
dir | sort
在本例中,将同时启动两个命令,但随后 sort 命令会暂停,直到它接收到 dir 命令的输出为止。sort 命令使用 dir 命令的输出作为输入,然后将输出发送到句柄 1(即 STDOUT)。
合并带重定向操作符的命令
可以通过合并带有其它命令和文件名的筛选器命令创建自定义命令。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存储包含“LOG”字符串的文件名:
dir /b | find "LOG" > loglist.txt
dir 命令的输出通过 find 筛选器命令发送。包含字符串 "LOG" 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名列表(例如,NetshConfig.log、Logdat.svd 和 Mylog.bat)存储在文件 Loglist.txt 中。
要在相同命令中使用多个筛选器,请使用管道 (|) 分隔筛选器。例如,下面的命令将搜索 C 盘上的每个目录以查找包含 "LOG" 字符串的文件名,并且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每次显示一屏:
dir c: /s /b | find "LOG" | more
利用管道 (|) 可以将 Cmd.exe 导向为通过 find 筛选器命令发送 dir 命令输出。find 命令只选择包含字符串 "LOG" 的文件名。more 命令可以显示由 find 命令选择的文件名(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每次显示一屏)。
以上内容摘自MS XP帮助(鸣谢MS帮助撰写者),由CAMUS整理~
[知识库]从病毒命名识别病毒类型
[
2005/08/27 17:57 | by 雨炫 ]

在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时候,经常会从自己的电脑中找出一些病毒,它们都有一串很长的名字,如Worm.Padobot.u、 Backdoor.RBot.abc等,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病毒?其实病毒的名称中就已经包含了这个病毒类型和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病毒的名称是怎么样来命名的?还有从病毒名称中怎么样来看这个病毒的类型和特点。
病毒的命名规则
病毒的命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每个反病毒公司的命名规则都不太一样,但基本都是采用前、后缀法来进行命名的,可以是多个前缀、后缀组合,中间以小数点分隔,一般格式为:[前缀].[病毒名].[后缀]
1.病毒前缀
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我们常见的木马病毒的前缀是“Trojan”,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其他前缀还有如“ Macro”、“Backdoor”、“Script”等。
2.病毒名
病毒名是指一个病毒名称,如以前很有名的CIH病毒,它和它的一些变种都是统一的“CIH”,还有振荡波蠕虫病毒,它的病毒名则是“Sasser”。
3.病毒后缀
病毒后缀是指一个病毒的变种特征,一般是采用英文中的26 个字母来表示的,如 “Worm.Sasser.c”是指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变种c。如果病毒的变种太多了,那也可以采用数字和字母混合的方法来表示病毒的变种。
病毒的命名解释
1.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的前缀是:Trojan。木马病毒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再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Trojan.QQPSW.r,网络游戏木马病毒Trojan.StartPage.FH等。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是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所有这类病毒特别需要注意。
2.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是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等。有些脚本病毒还会有 VBS、HTML之类的前缀,是表示用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HTML.Reality.D等。
3.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特点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以前有名的CIH病毒就属于系统病毒。
4.宏病毒
宏病毒也可以算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就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有Word、 Word97、Excel、 Excel97等,根据感染的文档类型来选择相应的第二前缀。该类病毒的特点就是能感染OFFICE系列的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以前著名的美丽莎病毒 Macro.Melissa。
5.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来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大家比较熟悉的这类病毒有冲击波、震荡波等。
6.捆绑机病毒
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把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等大家常用的软件)捆绑起来,表面上看去是个正常的文件,但当用户运行这些应用程序时,也同时运行了被捆绑在一起的病毒文件,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
7.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传播来给中毒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如爱情后门病毒Worm.Lovgate.a/b/c。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病毒的名称是怎么样来命名的?还有从病毒名称中怎么样来看这个病毒的类型和特点。
病毒的命名规则
病毒的命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每个反病毒公司的命名规则都不太一样,但基本都是采用前、后缀法来进行命名的,可以是多个前缀、后缀组合,中间以小数点分隔,一般格式为:[前缀].[病毒名].[后缀]
1.病毒前缀
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我们常见的木马病毒的前缀是“Trojan”,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其他前缀还有如“ Macro”、“Backdoor”、“Script”等。
2.病毒名
病毒名是指一个病毒名称,如以前很有名的CIH病毒,它和它的一些变种都是统一的“CIH”,还有振荡波蠕虫病毒,它的病毒名则是“Sasser”。
3.病毒后缀
病毒后缀是指一个病毒的变种特征,一般是采用英文中的26 个字母来表示的,如 “Worm.Sasser.c”是指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变种c。如果病毒的变种太多了,那也可以采用数字和字母混合的方法来表示病毒的变种。
病毒的命名解释
1.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的前缀是:Trojan。木马病毒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再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Trojan.QQPSW.r,网络游戏木马病毒Trojan.StartPage.FH等。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是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所有这类病毒特别需要注意。
2.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是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等。有些脚本病毒还会有 VBS、HTML之类的前缀,是表示用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HTML.Reality.D等。
3.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特点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以前有名的CIH病毒就属于系统病毒。
4.宏病毒
宏病毒也可以算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就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有Word、 Word97、Excel、 Excel97等,根据感染的文档类型来选择相应的第二前缀。该类病毒的特点就是能感染OFFICE系列的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以前著名的美丽莎病毒 Macro.Melissa。
5.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来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大家比较熟悉的这类病毒有冲击波、震荡波等。
6.捆绑机病毒
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把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等大家常用的软件)捆绑起来,表面上看去是个正常的文件,但当用户运行这些应用程序时,也同时运行了被捆绑在一起的病毒文件,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
7.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传播来给中毒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如爱情后门病毒Worm.Lovgate.a/b/c。
[知识库]CPU完整“芯”解说~
[
2005/08/26 19:41 | by 雨炫 ]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
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7.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官方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10.指令集
(1)CISC指令集
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其实它是英特尔生产的x86系列(也就是IA-32架构)CPU及其兼容CPU,如AMD、VIA的。即使是现在新起的X86-64(也被成AMD64)都是属于CISC的范畴。
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过去的PII至强、PIII至强、Pentium 3,最后到今天的Pentium 4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Nocona),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系列。由于Intel X86系列及其兼容CPU(如AMD Athlon MP、)都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就形成了今天庞大的X86系列及兼容CPU阵容。x86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2)RISC指令集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操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RISC指令集是高性能CPU的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CISC(复杂指令集)相对。相比而言,RISC的指令格式统一,种类比较少,寻址方式也比复杂指令集少。当然处理速度就提高很多了。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操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IA-64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是否是RISC和CISC体系的继承者的争论已经有很多,单以EPIC体系来说,它更像Intel的处理器迈向RISC体系的重要步骤。从理论上说,EPIC体系设计的CPU,在相同的主机配置下,处理Windows的应用软件比基于Unix下的应用软件要好得多。
Intel采用EPIC技术的服务器CPU是安腾Itanium(开发代号即Merced)。它是64位处理器,也是IA-64系列中的第一款。微软也已开发了代号为Win64的操作系统,在软件上加以支持。在Intel采用了X86指令集之后,它又转而寻求更先进的64-bit微处理器,Intel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们想摆脱容量巨大的x86架构,从而引入精力充沛而又功能强大的指令集,于是采用EPIC指令集的IA-64架构便诞生了。IA-64 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比x86有了长足的进步。突破了传统IA32架构的许多限制,在数据的处理能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观理性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IA-64微处理器最大的缺陷是它们缺乏与x86的兼容,而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件,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4)X86-64 (AMD64 / EM64T)
AMD公司设计,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64位的整数运算,并兼容于X86-32架构。其中支持64位逻辑定址,同时提供转换为32位定址选项;但数据操作指令默认为32位和8位,提供转换成64位和16位的选项;支持常规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运算操作,就要将结果扩展成完整的64位。这样,指令中有“直接执行”和“转换执行”的区别,其指令字段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字段过长。
x86-64(也叫AMD64)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x86处理器的32bit寻址空间限制在4GB内存,而IA-64的处理器又不能兼容x86。AMD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加强x86指令集的功能,使这套指令集可同时支持64位的运算模式,因此AMD把它们的结构称之为x86-64。在技术上AMD在x86-64架构中为了进行64位运算,AMD为其引入了新增了R8-R15通用寄存器作为原有X86处理器寄存器的扩充,但在而在32位环境下并不完全使用到这些寄存器。原来的寄存器诸如EAX、EBX也由32位扩张至64位。在SSE单元中新加入了8个新寄存器以提供对SSE2的支持。寄存器数量的增加将带来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同时支持32和64位代码及寄存器,x86-64架构允许处理器工作在以下两种模式:Long Mode(长模式)和Legacy Mode(遗传模式),Long模式又分为两种子模式(64bit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该标准已经被引进在AMD服务器处理器中的Opteron处理器。
而今年也推出了支持64位的EM64T技术,再还没被正式命为EM64T之前是IA32E,这是英特尔64位扩展技术的名字,用来区别X86指令集。Intel的EM64T支持64位sub-mode,和AMD的X86-64技术类似,采用64位的线性平面寻址,加入8个新的通用寄存器(GPRs),还增加8个寄存器支持SSE指令。与AMD相类似,Intel的64位技术将兼容IA32和IA32E,只有在运行64位操作系统下的时候,才将会采用IA32E。IA32E将由2个sub-mode组成:64位sub-mode和32位sub-mode,同AMD64一样是向下兼容的。Intel的EM64T将完全兼容AMD的X86-64技术。现在Nocona处理器已经加入了一些64位技术,Intel的Pentium 4E处理器也支持64位技术。
应该说,这两者都是兼容x86指令集的64位微处理器架构,但EM64T与AMD64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AMD64处理器中的NX位在Intel的处理器中将没有提供。
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
在解释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前,先了解流水线(pipeline)。流水线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CPU的运算速度。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又分为八级流水。
超标量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器,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例如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级。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越长,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但是流水线过长也带来了一定副作用,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Intel的奔腾4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它的主频可以高达1.4G以上,但其运算性能却远远比不上AMD 1.2G的速龙甚至奔腾III。
12.封装形式
CPU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进行安装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采用Slot x槽安装的CPU则全部采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3、多线程
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简称SMT。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当没有多个线程可用时,SMT处理器几乎和传统的宽发射超标量处理器一样。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提升效能。多线程技术则可以为高速的运算核心准备更多的待处理数据,减少运算核心的闲置时间。这对于桌面低端系统来说无疑十分具有吸引力。Intel从3.06GHz Pentium 4开始,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
14、多核心
多核心,也指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简称CMP)。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与CMP比较, SMT处理器结构的灵活性比较突出。但是,当半导体工艺进入0.18微米以后,线延时已经超过了门延迟,要求微处理器的设计通过划分许多规模更小、局部性更好的基本单元结构来进行。相比之下,由于CMP结构已经被划分成多个处理器核来设计,每个核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优化设计,因此更有发展前途。目前,IBM 的Power 4芯片和Sun的 MAJC5200芯片都采用了CMP结构。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共享缓存,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简化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2005年下半年,Intel和AMD的新型处理器也将融入CMP结构。新安腾处理器开发代码为Montecito,采用双核心设计,拥有最少18MB片内缓存,采取90nm工艺制造,它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对当今芯片业的挑战。它的每个单独的核心都拥有独立的L1,L2和L3 cache,包含大约10亿支晶体管。
15、SMP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结构的简称,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个服务器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处理器,并共享内存和其他的主机资源。像双至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路,这是在对称处理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至强MP可以支持到四路,AMD Opteron可以支持1-8路)。也有少数是16路的。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在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级主板架构中最为常见,像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256个CPU的系统。
构建一套SMP系统的必要条件是:支持SMP的硬件包括主板和CPU;支持SMP的系统平台,再就是支持SMP的应用软件。
为了能够使得SMP系统发挥高效的性能,操作系统必须支持SMP系统,如WINNT、LINUX、以及UNIX等等32位操作系统。即能够进行多任务和多线程处理。多任务是指操作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让不同的CPU完成不同的任务;多线程是指操作系统能够使得不同的CPU并行的完成同一个任务。
要组建SMP系统,对所选的CPU有很高的要求,首先、CPU内部必须内置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单元。Intel 多处理规范的核心就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APICs)的使用;再次,相同的产品型号,同样类型的CPU核心,完全相同的运行频率;最后,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产品序列编号,因为两个生产批次的CPU作为双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颗CPU负担过高,而另一颗负担很少的情况,无法发挥最大性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死机。
16、NUMA技术
NUMA即非一致访问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它是由若干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节点构成的系统,各个节点可以是单个的CPU或是SMP系统。在NUMA中,Cache 的一致性有多种解决方案,需要操作系统和特殊软件的支持。图2中是Sequent公司NUMA系统的例子。这里有3个SMP模块用高速专用网络联起来,组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12个CPU。像Sequent的系统最多可以达到64个CPU甚至256个CPU。显然,这是在SMP的基础上,再用NUMA的技术加以扩展,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
17、乱序执行技术
乱序执行(out-of-orderexecution),是指CPU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这样将根据个电路单元的状态和各指令能否提前执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将能提前执行的指令立即发送给相应电路单元执行,在这期间不按规定顺序执行指令,然后由重新排列单元将各执行单元结果按指令顺序重新排列。采用乱序执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CPU内部电路满负荷运转并相应提高了CPU的运行程序的速度。分枝技术:(branch)指令进行运算时需要等待结果,一般无条件分枝只需要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必须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再决定是否按原先顺序进行。
18、CPU内部的内存控制器
许多应用程序拥有更为复杂的读取模式(几乎是随机地,特别是当cache hit不可预测的时候),并且没有有效地利用带宽。典型的这类应用程序就是业务处理软件,即使拥有如乱序执行(out of order execution)这样的CPU特性,也会受内存延迟的限制。这样CPU必须得等到运算所需数据被除数装载完成才能执行指令(无论这些数据来自CPU cache还是主内存系统)。当前低段系统的内存延迟大约是120-150ns,而CPU速度则达到了3GHz以上,一次单独的内存请求可能会浪费200-300次CPU循环。即使在缓存命中率(cache hit rate)达到99%的情况下,CPU也可能会花50%的时间来等待内存请求的结束- 比如因为内存延迟的缘故。
你可以看到Opteron整合的内存控制器,它的延迟,与芯片组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控制器的延迟相比来说,是要低很多的。英特尔也按照计划的那样在处理器内部整合内存控制器,这样导致北桥芯片将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改变了处理器访问主存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带宽、降低内存延时和提升处理器性能。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
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7.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官方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10.指令集
(1)CISC指令集
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其实它是英特尔生产的x86系列(也就是IA-32架构)CPU及其兼容CPU,如AMD、VIA的。即使是现在新起的X86-64(也被成AMD64)都是属于CISC的范畴。
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过去的PII至强、PIII至强、Pentium 3,最后到今天的Pentium 4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Nocona),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系列。由于Intel X86系列及其兼容CPU(如AMD Athlon MP、)都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就形成了今天庞大的X86系列及兼容CPU阵容。x86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2)RISC指令集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操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RISC指令集是高性能CPU的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CISC(复杂指令集)相对。相比而言,RISC的指令格式统一,种类比较少,寻址方式也比复杂指令集少。当然处理速度就提高很多了。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操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IA-64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是否是RISC和CISC体系的继承者的争论已经有很多,单以EPIC体系来说,它更像Intel的处理器迈向RISC体系的重要步骤。从理论上说,EPIC体系设计的CPU,在相同的主机配置下,处理Windows的应用软件比基于Unix下的应用软件要好得多。
Intel采用EPIC技术的服务器CPU是安腾Itanium(开发代号即Merced)。它是64位处理器,也是IA-64系列中的第一款。微软也已开发了代号为Win64的操作系统,在软件上加以支持。在Intel采用了X86指令集之后,它又转而寻求更先进的64-bit微处理器,Intel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们想摆脱容量巨大的x86架构,从而引入精力充沛而又功能强大的指令集,于是采用EPIC指令集的IA-64架构便诞生了。IA-64 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比x86有了长足的进步。突破了传统IA32架构的许多限制,在数据的处理能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观理性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IA-64微处理器最大的缺陷是它们缺乏与x86的兼容,而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件,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4)X86-64 (AMD64 / EM64T)
AMD公司设计,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64位的整数运算,并兼容于X86-32架构。其中支持64位逻辑定址,同时提供转换为32位定址选项;但数据操作指令默认为32位和8位,提供转换成64位和16位的选项;支持常规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运算操作,就要将结果扩展成完整的64位。这样,指令中有“直接执行”和“转换执行”的区别,其指令字段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字段过长。
x86-64(也叫AMD64)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x86处理器的32bit寻址空间限制在4GB内存,而IA-64的处理器又不能兼容x86。AMD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加强x86指令集的功能,使这套指令集可同时支持64位的运算模式,因此AMD把它们的结构称之为x86-64。在技术上AMD在x86-64架构中为了进行64位运算,AMD为其引入了新增了R8-R15通用寄存器作为原有X86处理器寄存器的扩充,但在而在32位环境下并不完全使用到这些寄存器。原来的寄存器诸如EAX、EBX也由32位扩张至64位。在SSE单元中新加入了8个新寄存器以提供对SSE2的支持。寄存器数量的增加将带来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同时支持32和64位代码及寄存器,x86-64架构允许处理器工作在以下两种模式:Long Mode(长模式)和Legacy Mode(遗传模式),Long模式又分为两种子模式(64bit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该标准已经被引进在AMD服务器处理器中的Opteron处理器。
而今年也推出了支持64位的EM64T技术,再还没被正式命为EM64T之前是IA32E,这是英特尔64位扩展技术的名字,用来区别X86指令集。Intel的EM64T支持64位sub-mode,和AMD的X86-64技术类似,采用64位的线性平面寻址,加入8个新的通用寄存器(GPRs),还增加8个寄存器支持SSE指令。与AMD相类似,Intel的64位技术将兼容IA32和IA32E,只有在运行64位操作系统下的时候,才将会采用IA32E。IA32E将由2个sub-mode组成:64位sub-mode和32位sub-mode,同AMD64一样是向下兼容的。Intel的EM64T将完全兼容AMD的X86-64技术。现在Nocona处理器已经加入了一些64位技术,Intel的Pentium 4E处理器也支持64位技术。
应该说,这两者都是兼容x86指令集的64位微处理器架构,但EM64T与AMD64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AMD64处理器中的NX位在Intel的处理器中将没有提供。
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
在解释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前,先了解流水线(pipeline)。流水线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CPU的运算速度。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又分为八级流水。
超标量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器,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例如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级。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越长,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但是流水线过长也带来了一定副作用,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Intel的奔腾4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它的主频可以高达1.4G以上,但其运算性能却远远比不上AMD 1.2G的速龙甚至奔腾III。
12.封装形式
CPU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进行安装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采用Slot x槽安装的CPU则全部采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3、多线程
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简称SMT。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当没有多个线程可用时,SMT处理器几乎和传统的宽发射超标量处理器一样。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提升效能。多线程技术则可以为高速的运算核心准备更多的待处理数据,减少运算核心的闲置时间。这对于桌面低端系统来说无疑十分具有吸引力。Intel从3.06GHz Pentium 4开始,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
14、多核心
多核心,也指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简称CMP)。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与CMP比较, SMT处理器结构的灵活性比较突出。但是,当半导体工艺进入0.18微米以后,线延时已经超过了门延迟,要求微处理器的设计通过划分许多规模更小、局部性更好的基本单元结构来进行。相比之下,由于CMP结构已经被划分成多个处理器核来设计,每个核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优化设计,因此更有发展前途。目前,IBM 的Power 4芯片和Sun的 MAJC5200芯片都采用了CMP结构。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共享缓存,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简化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2005年下半年,Intel和AMD的新型处理器也将融入CMP结构。新安腾处理器开发代码为Montecito,采用双核心设计,拥有最少18MB片内缓存,采取90nm工艺制造,它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对当今芯片业的挑战。它的每个单独的核心都拥有独立的L1,L2和L3 cache,包含大约10亿支晶体管。
15、SMP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结构的简称,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个服务器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处理器,并共享内存和其他的主机资源。像双至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路,这是在对称处理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至强MP可以支持到四路,AMD Opteron可以支持1-8路)。也有少数是16路的。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在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级主板架构中最为常见,像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256个CPU的系统。
构建一套SMP系统的必要条件是:支持SMP的硬件包括主板和CPU;支持SMP的系统平台,再就是支持SMP的应用软件。
为了能够使得SMP系统发挥高效的性能,操作系统必须支持SMP系统,如WINNT、LINUX、以及UNIX等等32位操作系统。即能够进行多任务和多线程处理。多任务是指操作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让不同的CPU完成不同的任务;多线程是指操作系统能够使得不同的CPU并行的完成同一个任务。
要组建SMP系统,对所选的CPU有很高的要求,首先、CPU内部必须内置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单元。Intel 多处理规范的核心就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APICs)的使用;再次,相同的产品型号,同样类型的CPU核心,完全相同的运行频率;最后,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产品序列编号,因为两个生产批次的CPU作为双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颗CPU负担过高,而另一颗负担很少的情况,无法发挥最大性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死机。
16、NUMA技术
NUMA即非一致访问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它是由若干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节点构成的系统,各个节点可以是单个的CPU或是SMP系统。在NUMA中,Cache 的一致性有多种解决方案,需要操作系统和特殊软件的支持。图2中是Sequent公司NUMA系统的例子。这里有3个SMP模块用高速专用网络联起来,组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12个CPU。像Sequent的系统最多可以达到64个CPU甚至256个CPU。显然,这是在SMP的基础上,再用NUMA的技术加以扩展,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
17、乱序执行技术
乱序执行(out-of-orderexecution),是指CPU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这样将根据个电路单元的状态和各指令能否提前执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将能提前执行的指令立即发送给相应电路单元执行,在这期间不按规定顺序执行指令,然后由重新排列单元将各执行单元结果按指令顺序重新排列。采用乱序执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CPU内部电路满负荷运转并相应提高了CPU的运行程序的速度。分枝技术:(branch)指令进行运算时需要等待结果,一般无条件分枝只需要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必须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再决定是否按原先顺序进行。
18、CPU内部的内存控制器
许多应用程序拥有更为复杂的读取模式(几乎是随机地,特别是当cache hit不可预测的时候),并且没有有效地利用带宽。典型的这类应用程序就是业务处理软件,即使拥有如乱序执行(out of order execution)这样的CPU特性,也会受内存延迟的限制。这样CPU必须得等到运算所需数据被除数装载完成才能执行指令(无论这些数据来自CPU cache还是主内存系统)。当前低段系统的内存延迟大约是120-150ns,而CPU速度则达到了3GHz以上,一次单独的内存请求可能会浪费200-300次CPU循环。即使在缓存命中率(cache hit rate)达到99%的情况下,CPU也可能会花50%的时间来等待内存请求的结束- 比如因为内存延迟的缘故。
你可以看到Opteron整合的内存控制器,它的延迟,与芯片组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控制器的延迟相比来说,是要低很多的。英特尔也按照计划的那样在处理器内部整合内存控制器,这样导致北桥芯片将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改变了处理器访问主存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带宽、降低内存延时和提升处理器性能。
Blogger怪癖火炬接力游戏
[
2005/08/25 15:09 | by 雨炫 ]

游戏规则:
说出自己的5个怪癖,然后把游戏的宗旨散播给5个Blogger,让这个“怪癖火炬”接力下去。
说明自己的上家(也就是把接力火炬传过来的那个混蛋),最后要写明自己的5个下家(也就是要被自己传过去火炬的5个倒霉蛋)并去他们的倒霉蛋蛋窝贴出自己这篇日志的地址和简述游戏规则,并“邀请”他下套中招。
我的上家是:夜之魔女Kate
游戏开始:
本人如实招供本人有五大罪状~
1、吃饭的时候从来不用左手端碗~小时候养成的,我爸问我你吃饭的时候左手在干嘛?答曰:支撑身体
(其实是懒到不想用左手)
2、没事喜欢拆东西~这个习惯也是小时候养成的,从小从拆机械闹钟再组装起来到玩四驱车并且参加比赛等,从小就喜欢东拆拆西拆拆,现在的话没事把自己的电脑拆完做清洁再组装起来……
(多动手,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3、厌恶昆虫类~这个习惯,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小时候刚懂事的时候不小心踩死一只蚕宝宝,看见那一滩绿色的不知名的液体固体混合体后便吐了好久。从此厌恶所有的昆虫系,特别讨厌看见被解剖的样子,会立刻吐的不行~
(这个貌似是改不掉了,不过我经常暗杀侵犯我领空的蚊子)
4、看MM第一眼一定是胸部~寒,这个习惯应该是高中才弄出来的。比如一个好久不见的MM,遇见后我上去第一句话就是“两年了,你的胸部还是那么点大”
(随后被MM用99Hit打飞)
5、被女生碰后的反应~如果被自己喜欢的女生碰到就开始装傻,如果是自己没有好感的则说话越来越流利~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好了,偶招供完毕,现在决定下面五位受害者的名单:
LisTen.Lin § 太平洋里的水 § 小劳 § ♡蓝 § 冷雪
说出自己的5个怪癖,然后把游戏的宗旨散播给5个Blogger,让这个“怪癖火炬”接力下去。
说明自己的上家(也就是把接力火炬传过来的那个混蛋),最后要写明自己的5个下家(也就是要被自己传过去火炬的5个倒霉蛋)并去他们的倒霉蛋蛋窝贴出自己这篇日志的地址和简述游戏规则,并“邀请”他下套中招。
我的上家是:夜之魔女Kate
游戏开始:
本人如实招供本人有五大罪状~
1、吃饭的时候从来不用左手端碗~小时候养成的,我爸问我你吃饭的时候左手在干嘛?答曰:支撑身体
(其实是懒到不想用左手)
2、没事喜欢拆东西~这个习惯也是小时候养成的,从小从拆机械闹钟再组装起来到玩四驱车并且参加比赛等,从小就喜欢东拆拆西拆拆,现在的话没事把自己的电脑拆完做清洁再组装起来……
(多动手,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3、厌恶昆虫类~这个习惯,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小时候刚懂事的时候不小心踩死一只蚕宝宝,看见那一滩绿色的不知名的液体固体混合体后便吐了好久。从此厌恶所有的昆虫系,特别讨厌看见被解剖的样子,会立刻吐的不行~
(这个貌似是改不掉了,不过我经常暗杀侵犯我领空的蚊子)
4、看MM第一眼一定是胸部~寒,这个习惯应该是高中才弄出来的。比如一个好久不见的MM,遇见后我上去第一句话就是“两年了,你的胸部还是那么点大”
(随后被MM用99Hit打飞)
5、被女生碰后的反应~如果被自己喜欢的女生碰到就开始装傻,如果是自己没有好感的则说话越来越流利~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好了,偶招供完毕,现在决定下面五位受害者的名单:
LisTen.Lin § 太平洋里的水 § 小劳 § ♡蓝 § 冷雪
[转载]Google Talk Beta(提供汉化版下载)
[
2005/08/25 02:48 | by 雨炫 ]

Google 的IM野心终于完全呈现在众人面前。GoogleTalk Beta的推出,立刻引发了一轮下载试用的热潮。
这个软件秉承Google一向的易用特性,用过IM类软件的人大概都能在安装完成后立刻上手。同MSN绑定.Net Passport一样,GoogleTalk则需要用Gmail帐户登陆,Gmail的查信、发信也被整合进了GoogleTalk。吸取了MSN等聊天软件的一些特性,比如来消息浮动提示,自定义状态,自动识别连接地址等。所有的聊天窗口都集成在一个对话框里,当多人聊天时可能会比较节省地盘。另外,虽然是测试版,但讯息传送的速度非常快,基本没有延迟。语音对聊还没有试过,但据说速度和音质也不差。对中文的支持完美,这是Google的一贯作风。Google特色明显的地方还在于软件的界面,简洁明了。
但是测试版毕竟是测试版,聊天功能总的说来还是有点弱。比如,不支持表情符号,不能换行,不能保存聊天记录,不支持文件传输等。因此这个东东暂时只能算一个雏形。还有一些BUG。不过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才是刚刚公开的测试版本,相信今后会逐步完善。是否能超越MSN?拭目以待。
下载原版:http://www.google.com/talk
下载汉化版:http://www.hanzify.org/?Go...
(该汉化版来源于汉化新世纪。)
下面是截图原文作者和其朋友聊天的截图:

大部分技巧可能在第三方软件上无法显示。
• 显示粗体字,只需要在文字左右加上星号。
*Talk*会变成Talk
• 而显示斜体字,只需要在文字左右加上下划线。
_Talk_ 会变成Talk
• 支持的表情集合
输入这些表情是会以蓝色粗体显示
:)
:(
:P
:O
:D
:|
• 显示字体的嵌套技巧
上面所述的技巧可以嵌套使用。如_*Talk*_会变成粗斜体Talk,同样_:)_会变成斜体表情。
• 一次输入多行文本
按一次Shift+Enter键即可增加一行文本
• 窗口粘着
把聊天窗口移动到主窗口边缘即可实现粘着功能,拖动主窗口即可实现聊天窗口跟随的同时移动。
• 窗口迭加
多个聊天窗口依次迭加,可节约任务栏空间。如果你的聊天窗口没有迭加,请将它们全部关闭,再打开。迭加后的聊天窗口依然可以粘着,可以分类性得把聊天窗口迭加成几堆,黏着在主窗口周围,方便统一移动。
缺陷
• 目前Google Talk仍然不能很好的支持东亚字符,在界面的某些地方会显示成黑框。
• 某些浏览器作为预设浏览器的时候,Talk的部分功能可能不可用。
• 有迹象显示,如果用户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版,在Google Talk的聊天窗口中输入超过行宽的字数时,有可能会打断微软拼音输入法的长词(或者长句)输入过程,使得行末的输入不完整。
• 有用户在不同的修改版本之间来回使用时发现,每个版本记忆自己版本的自定义消息(Custom Messages)历史,可见这些信息放在本地,并且不能兼容。
这个软件秉承Google一向的易用特性,用过IM类软件的人大概都能在安装完成后立刻上手。同MSN绑定.Net Passport一样,GoogleTalk则需要用Gmail帐户登陆,Gmail的查信、发信也被整合进了GoogleTalk。吸取了MSN等聊天软件的一些特性,比如来消息浮动提示,自定义状态,自动识别连接地址等。所有的聊天窗口都集成在一个对话框里,当多人聊天时可能会比较节省地盘。另外,虽然是测试版,但讯息传送的速度非常快,基本没有延迟。语音对聊还没有试过,但据说速度和音质也不差。对中文的支持完美,这是Google的一贯作风。Google特色明显的地方还在于软件的界面,简洁明了。
但是测试版毕竟是测试版,聊天功能总的说来还是有点弱。比如,不支持表情符号,不能换行,不能保存聊天记录,不支持文件传输等。因此这个东东暂时只能算一个雏形。还有一些BUG。不过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才是刚刚公开的测试版本,相信今后会逐步完善。是否能超越MSN?拭目以待。
下载原版:http://www.google.com/talk
下载汉化版:http://www.hanzify.org/?Go...
(该汉化版来源于汉化新世纪。)
下面是截图原文作者和其朋友聊天的截图:

大部分技巧可能在第三方软件上无法显示。
• 显示粗体字,只需要在文字左右加上星号。
*Talk*会变成Talk
• 而显示斜体字,只需要在文字左右加上下划线。
_Talk_ 会变成Talk
• 支持的表情集合
输入这些表情是会以蓝色粗体显示
:)
:(
:P
:O
:D
:|
• 显示字体的嵌套技巧
上面所述的技巧可以嵌套使用。如_*Talk*_会变成粗斜体Talk,同样_:)_会变成斜体表情。
• 一次输入多行文本
按一次Shift+Enter键即可增加一行文本
• 窗口粘着
把聊天窗口移动到主窗口边缘即可实现粘着功能,拖动主窗口即可实现聊天窗口跟随的同时移动。
• 窗口迭加
多个聊天窗口依次迭加,可节约任务栏空间。如果你的聊天窗口没有迭加,请将它们全部关闭,再打开。迭加后的聊天窗口依然可以粘着,可以分类性得把聊天窗口迭加成几堆,黏着在主窗口周围,方便统一移动。
缺陷
• 目前Google Talk仍然不能很好的支持东亚字符,在界面的某些地方会显示成黑框。
• 某些浏览器作为预设浏览器的时候,Talk的部分功能可能不可用。
• 有迹象显示,如果用户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版,在Google Talk的聊天窗口中输入超过行宽的字数时,有可能会打断微软拼音输入法的长词(或者长句)输入过程,使得行末的输入不完整。
• 有用户在不同的修改版本之间来回使用时发现,每个版本记忆自己版本的自定义消息(Custom Messages)历史,可见这些信息放在本地,并且不能兼容。
[PC GAME]一款不得不提的ARPG黑暗史诗(FATE)
[
2005/08/24 21:42 | by 雨炫 ]

下载地址以及记录问题请看帖子最后~下载过正式版的用户不用重新下载修正版。
贴末更新关于1.21更新补丁的说明!
中文名称:黑暗史诗;英文名称:Fate
版本:硬盘版;发行时间:2005年
制作发行:WildTangent;地区:美国
上市时间:2005;游戏类型:ARPG
该游戏为E3 2005参展作品
游戏特色:
1. 3D画面,有些细节处理的非常好,绝对让你耳目一新!
2. 品种繁多的怪物,据称有100种之多。
3. 个性化装备的打造,让你所向披靡!
4. 姓名和造型随意设计,让你随心所欲!
5.通过商店购买鱼或者自己钓的鱼,可以让宠物变成各种各样厉害的战斗力。
游戏配置:
及其优秀的3D引擎,一台赛扬500,256M内存,GF2的电脑就能够流畅跑动此款游戏。
不过据说有些型号的AMD-U会感冒,寒~
游戏简介:
小游戏中的ARPG少之又少,这个绝对算是一个精品。
开始你在一个小树林中央的城镇中,从这儿即将开始你的冒险,你需要做的是去一个阴暗的地牢。去之前不要忘记在城镇中先转转,熟悉熟悉环境,顺便接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任务,城镇中有一些NPC可以卖给你武器,书籍和药水,当然你必须付钱。还有一些未知的东西,鉴定以后才能确认好坏,就看你的运气了。城镇中还有一个自己储物箱,你可以存放装备。
游戏中英雄的培养和发展路线全部是由自己决定,切记不可博而不精。 创造英雄时你可以自定义他的姓名、性别、发型、脸型。 记得给你的宠物(猫或狗)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你要选择自己的发展路线,比如是成为魔法师、弓箭手或者战士等等。 升级以后你要根据自己决定的发展路线进行点数的分配,无非就是一些力量、敏捷、体能和魔法,怎样合理利用这些点数,自己慢慢摸索吧!
还要注意培养你的宠物,它也有等级的概念,就像《暗黑》里得雇佣兵,随着等级的提升,能力也会随之变强。在战斗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它是不会死亡的,当频临死亡时,它会逃跑,在一个没有危险的地方自动回复生命值,之后它会自动追随你,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药水或者咒语使它快速康复。
虽然你的宠物初期比较弱小,但是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它们,使其强悍无比,那就是喂它们食物,比如给他们吃不同的鱼(自己去钓或者是战利品),他们可能会变成老虎、雪豹、灰狼、或者雄鹰,甚至可以是一条龙或者独角兽。当然也会有时间限制!
宠物不仅仅是一个战斗的伴侣, 更奇妙的是它还是一个包裹。 他可以放一些刀剑、盔甲之类的东西。 一旦你的宠物身上也装满了东西, 可以让宠物把它们送回城镇变卖。这点非常好,不用你来回奔波在城镇之间而浪费时间。而且屏幕上还会显示它会在多久回来。真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
地牢的地图都是随机产生的。 这让你的探索更加丰富。而且会产生一些随机的事件,敌人也是很强悍的,但你有机会得到一些上古卷轴或者神兵利器。这样游戏的可玩性大大增加。
游戏截图:

游戏下载:
BT方式下载:下载后请将.dll扩展名删除即可双击运行安装程序。
地址1:http://share.dmhy.net/shar...
地址2:http://bt.ktxp.com/html/vi...
CM电信节点下载:
提取码:4934926779715968 保质期:已经过期
MD5信息:
请仔细核对安装包FATE120v2.exe.dll的MD5值是否为:adbec07185978a92e94d6081045865e4
记录问题:如果你发现无法记录,请尝试删除原SAVE文件夹后自己重建一个。
汉化问题:由于这个游戏的字库在它的exe里,而且不支持双字节,这也就注定了这个游戏不能汉化。所以大家不用去外面寻求汉化包什么的。除非重新做这个游戏。
曾经发布过的正式版的MD5:
FATE.exe.dll -- e8190ed51e56af5632d160e325b8b7d2
如何区分正式版和修正版安装程序?见下图。有v2字样的为修正版

关于更新补丁1.21的说明
近期fatethegame放出了游戏最新的1.21补丁,经过对补丁包的解压后发现其实并无升级,只是更新了FATE.exe文件。并且该文件大小和1.20的一样,所以我理解为仅仅是针对前段时间1.20-BMDOX的破解而已。下面放出这次更新补丁提取的文件下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fate121.rar 1.2M 3243237618018744 2005-09-05 23:03
贴末更新关于1.21更新补丁的说明!
中文名称:黑暗史诗;英文名称:Fate
版本:硬盘版;发行时间:2005年
制作发行:WildTangent;地区:美国
上市时间:2005;游戏类型:ARPG
该游戏为E3 2005参展作品
游戏特色:
1. 3D画面,有些细节处理的非常好,绝对让你耳目一新!
2. 品种繁多的怪物,据称有100种之多。
3. 个性化装备的打造,让你所向披靡!
4. 姓名和造型随意设计,让你随心所欲!
5.通过商店购买鱼或者自己钓的鱼,可以让宠物变成各种各样厉害的战斗力。
游戏配置:
及其优秀的3D引擎,一台赛扬500,256M内存,GF2的电脑就能够流畅跑动此款游戏。
不过据说有些型号的AMD-U会感冒,寒~
游戏简介:
小游戏中的ARPG少之又少,这个绝对算是一个精品。
开始你在一个小树林中央的城镇中,从这儿即将开始你的冒险,你需要做的是去一个阴暗的地牢。去之前不要忘记在城镇中先转转,熟悉熟悉环境,顺便接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任务,城镇中有一些NPC可以卖给你武器,书籍和药水,当然你必须付钱。还有一些未知的东西,鉴定以后才能确认好坏,就看你的运气了。城镇中还有一个自己储物箱,你可以存放装备。
游戏中英雄的培养和发展路线全部是由自己决定,切记不可博而不精。 创造英雄时你可以自定义他的姓名、性别、发型、脸型。 记得给你的宠物(猫或狗)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你要选择自己的发展路线,比如是成为魔法师、弓箭手或者战士等等。 升级以后你要根据自己决定的发展路线进行点数的分配,无非就是一些力量、敏捷、体能和魔法,怎样合理利用这些点数,自己慢慢摸索吧!
还要注意培养你的宠物,它也有等级的概念,就像《暗黑》里得雇佣兵,随着等级的提升,能力也会随之变强。在战斗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它是不会死亡的,当频临死亡时,它会逃跑,在一个没有危险的地方自动回复生命值,之后它会自动追随你,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药水或者咒语使它快速康复。
虽然你的宠物初期比较弱小,但是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它们,使其强悍无比,那就是喂它们食物,比如给他们吃不同的鱼(自己去钓或者是战利品),他们可能会变成老虎、雪豹、灰狼、或者雄鹰,甚至可以是一条龙或者独角兽。当然也会有时间限制!
宠物不仅仅是一个战斗的伴侣, 更奇妙的是它还是一个包裹。 他可以放一些刀剑、盔甲之类的东西。 一旦你的宠物身上也装满了东西, 可以让宠物把它们送回城镇变卖。这点非常好,不用你来回奔波在城镇之间而浪费时间。而且屏幕上还会显示它会在多久回来。真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
地牢的地图都是随机产生的。 这让你的探索更加丰富。而且会产生一些随机的事件,敌人也是很强悍的,但你有机会得到一些上古卷轴或者神兵利器。这样游戏的可玩性大大增加。
游戏截图:

游戏下载:
BT方式下载:下载后请将.dll扩展名删除即可双击运行安装程序。
地址1:http://share.dmhy.net/shar...
地址2:http://bt.ktxp.com/html/vi...
CM电信节点下载:
提取码:4934926779715968 保质期:已经过期
MD5信息:
请仔细核对安装包FATE120v2.exe.dll的MD5值是否为:adbec07185978a92e94d6081045865e4
记录问题:如果你发现无法记录,请尝试删除原SAVE文件夹后自己重建一个。
汉化问题:由于这个游戏的字库在它的exe里,而且不支持双字节,这也就注定了这个游戏不能汉化。所以大家不用去外面寻求汉化包什么的。除非重新做这个游戏。
曾经发布过的正式版的MD5:
FATE.exe.dll -- e8190ed51e56af5632d160e325b8b7d2
如何区分正式版和修正版安装程序?见下图。有v2字样的为修正版

关于更新补丁1.21的说明
近期fatethegame放出了游戏最新的1.21补丁,经过对补丁包的解压后发现其实并无升级,只是更新了FATE.exe文件。并且该文件大小和1.20的一样,所以我理解为仅仅是针对前段时间1.20-BMDOX的破解而已。下面放出这次更新补丁提取的文件下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fate121.rar 1.2M 3243237618018744 2005-09-05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