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题:磁盘碎片整理

[晴 2009/06/17 17:26 | by 雨炫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本文附图为OO Defrag)


这个话题一直有人再说,我也一直想自己开贴说一下,正好趁着这次换整理工具,所以就顺便一起说一下吧。
众所周知硬盘中的磁碟是一个圆形物理区域,磁头从内向外依照圆心写入数据排列,文件才会被记录、才会被修改、才可以被标记删除。但是一台电脑的硬盘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一般工作站用途大约3个月,家用游戏台式机大致1个月)就会产生大量的磁盘碎片。磁盘碎片这个概念并不是实体的,它并不是很多朋友(相信我。有相当一部分这么认为)认为的硬盘内出现物理缺陷。而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碎片。这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三个文件分别是ABC,A文件长度为10,B文件长度5,C文件长度20。当硬盘收到OS的写入请求后,分别依次写入(假定)ABC文件,也就是在一个长度为35的单位内有单个文件排列着,有一天用户删除了B文件,又添加了一个新文件D,这个D文件的长度也许小于B也许大于B,正好等于B的几率实在是很小。这样一来,如果D大于B,那就必须分拆它成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写入了本身是B的5个长度的位置,后一部分写在C之后,也就是从36开始。那么这就产生了第一个不连续的文件碎片。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系统自身的缓存等等众多因素,这个情况会不断的频繁出现,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系统玩游戏如此之慢,玩的时候硬盘灯从来没停过好像有数不尽的数据需要缓冲到内存。当磁盘碎片越来越多的产生之后,势必将会影响到硬盘的整体读写性能,而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整理磁盘碎片!
整理磁盘碎片的工具有很多,系统自带的也好,第三方的也好都能非常有效的将特别零散的文件重新组织。系统自带的比如XP或者vista的工具特点是速度慢,整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若该分区无剩余空间则整理不能。第三方工具中的佼佼者如Diskeeper或OO Defrag则客服了这些缺点。小雨之前一直使用Dsikeeper,这款软件较傻瓜而且性能也好,整理后的效果也的确显著。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去试一下。然后就是我现在在用的OO Defrag,为什么我不用Diskeeper了呢,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它的破解偶尔失效,就会变得异常麻烦。所以我试了大约5款后,最终确定了这款OO Defrag。这款软件比Diskeeper好的一个功能就是它能够制定整理模式,虽然Diskeeper也可以但是我却一次也没用过。OO Defrag的整理方式分静默(节约系统资源,类似于Diskeeper的后台运行模式)空间(将剩余的可用空间尽可能的连续起来)按名称(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应该是按照文件名规则)按修改日期(同上)按数据访问率(这个是比较有用的整理模式,通常针对于系统盘应该使用这个模式)相比较两款软件而言,我认为diskeeper的默认设置更快,更节约资源。但是OO的静默模式也不错。后面的几个模式因为要相当的时间比对和排列,所以并不是很快。不过OO的UI、破解方面和易用性均非常出色,不过目前没有汉化版(其实这类软件汉化不汉化没有任何关系)Diskeeper到是有官方中文,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电脑变慢了、硬盘读写比以前更加频繁了。不妨试试整理一下你的磁盘碎片吧。
Tags: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